差点将全盘计划悉数托出。
笛灵不明白,殿下,您到底图哪般?
可秦朝楚却长舒了一口气。
他心头余温未散,连带着说的话也卷出柔情:“我与云小姐之间,本就有着万水千山,如果连这点小事都要横亘在我和云小姐之间,那我终其一生,可能都无法去到云小姐身边了。
”
???
朝中告假,云清澜一连几日都闭门不出。
她时而去柳莺飞那边坐坐,但更多的时候就是呆在南院的房中。
桌上摆着一卷铺开的奏疏,云杉说史策赵麟禄一行都是想祸乱朝纲的贼子,可眼看着史策血染太苍,云清澜还是无法说服自己就这么给他们扣上顶反臣的帽子。
这几日云清澜把季鸿儒那份奏疏翻来覆去地看了不下几十遍,几乎可以说是倒背如流的程度,甚至她闭上眼,就会有个苍老的声音在她耳边哀声诉说。
“季氏老朽,枯骨残肢,二十载鞠躬尽瘁,只一图海晏河清。
却不防贼窃左耳,蒙蔽圣听,既昧天下人杰之福地,又污我季门百年之清名。
臣老无力,留此遗疏,惟盼余名可召能士。
故土已别,故人已远,家破人亡且可不顾,不敢盼君垂怜昭雪,但留一方末枝残线,乞有后来者上清圣侧,下诛妖邪。
”
按奏疏所言,这又全然是另一番景象了。
武昭年间先后出了两位丞相,一个是堙灭于长河岁月,不被今人所知的季鸿儒,另一个则是如今权倾天下的吕莲生。
季鸿儒十族流放,这在武朝史无前例,有人甚至专门为此取名“瓜藤抄”。
权臣藤落,十族之人牵连甚众,待到全部收押行流放之罚时大约已经到了武昭一十六年秋,这时伐稷之战已至尾声,吕莲生也已平步青云,故而奏疏中的左耳,说的大概就是吕莲生。
而昧天下人杰之福地,大约指的是以史策赵麟禄等人为首的,武昭一十四年前后文官举人悉数入狱,一时间文士含冤,朝中无人可用的局面。
至于最后一句“家破人亡且可不顾”――云清澜记得,太苍山上有几人是武昭一十五年的举人,黍米之变时他们都还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