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过后,沈玉倾便到谢孤白房中拜访,聊起这趟去唐门的目的。
“九大家中,武当向来崇尚无为,点苍要收买武当,难。
”谢孤白道,“至于少林的情况,沈公子想必也知道。
”
沈玉倾点点头:“正俗之争的事,我也听说了。
”他道,“少林也不平静。
”
谢孤白道:“说到这,朱大夫提到的萧情故,这个人我是听说过的。
”
沈玉倾倒料不到这件事,问道:“先生见过他?”
谢孤白道:“只是听说。
据说他几年前入了嵩山派,掌事井井有条,最难得的,他能压下了嵩山中反少林的人马。
”
沈玉倾甚感讶异。
虽然听说少嵩之争以后,嵩山派几任掌门都是温和派,与少林保持着不亲不疏的藩属关系,嵩山内部实有不少反少林分子,一直伺机夺权,有些偏激的更私下活动,与自己门派作对。
因着这些人,嵩山内部始终无法团结,反倒削减了自己的实力,比起当年少嵩之争时,更没与少林一战的本钱。
于是问道:“竟有这等人物?他是嵩山女婿,论年纪只怕与我相差无几,有这等才干,怎么以前没听说过这一号人物?他的来历又是如何?”
谢孤白道:“他还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投入嵩山门下。
”
嵩山中一直有反少林的势力,少林弟子竟能加入嵩山得到重用,还压下反少林势力?“这位萧公子真是人才。
”沈玉倾道,“他日若有缘相见,非得结交不可。
”
“嵩山壮大了,少林更不敢莽撞,天下乱了,对它没好处。
”谢孤白道,“少林这一票,也难动摇。
”
“剩下唐门、崆峒。
”沈玉倾道,“只要青城不倒戈,衡山有四票。
只要唐门答允与青城结盟,诸葛焉的盘算便落空了。
”他道,“先生说的天下大乱,便会弥平于无形之中。
”
他见谢孤白只是微笑,并未回答这个问题,又问:“谢兄难道不以为然?”
谢孤白淡淡道:“诸葛焉继任后招兵买马的事,你也听说了。
”
沈玉倾道:“难道他真的不惜一战?天下安定九十年了,就为了这个盟主之位?”
谢孤白反问:“招兵买马的难道只有点苍?”
“点苍势力壮大,衡山、青城与唐门与它紧连,自然也要准备。
”沈玉倾道,“毋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