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迥异于寻常案子,这回的幕后主使藏得极深,且绕了很大的圈子、布下不少迷阵,甚至还有王府的人牵扯其中。
文叙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查到最后,最多的嫌疑指向与王府极为亲厚的刺史郑家,卷入其中的另一位,则时照月堂的仆妇。
以老太妃和郑家的身份,文叙已很难接着深查。
尤其是谢珽不在府里,谢砺领兵巡边,谢巍近来也有事外出难觅踪迹,唯有太妃与长史坐镇。
他不敢擅作主张,将原委简要写明后,尽快禀报给谢珽,欲请他示下。
谢珽已无需示下。
线索既已明晰,凶手是谁几乎呼之欲出,他回去后亲自摸出证据,按律查处即可。
前后原委,他半个字都没隐瞒,尽数告诉了阿嫣。
阿嫣听完后心惊肉跳。
毕竟那郎中虽无官衔在身,为虎作伥的居心也十分歹毒,论其身份,却是魏州女眷都颇熟悉的人。
哪怕是太妃武氏,提起来也颇客气敬重,绝非寻常人可比。
那人敢在王府后院搅弄风雨,在谢珽手底下抢人害命,着实肆无忌惮。
阿嫣想到照月堂的仆妇,愈发头疼。
好在身边还有谢珽。
阿嫣握紧他的手,担忧畏惧渐渐消却。
……
抵达魏州时天朗气清,云高天阔。
离中秋只有两日,街上有桂花飘香,铺中月饼精巧。
赶着回家团聚的人陆续归来,扶老携幼的上街采买佳节用的酒食果子,热闹又喧嚣。
比起京城外的流离失散的乞者,梁勋治下盗匪渐起的恐慌,河东麾下的气象截然不同。
魏州城里虽少了些南边远道运来的绸缎等物,于寻常百姓而言,其实差别不大。
阿嫣平白生出几分欣慰。
到了王府门前,车马停稳之后,徐曜他们自去料理琐事,阿嫣和谢珽不急着回春波苑,先往照月堂走。
去拜见老太妃。
这趟往返京城,林林总总发生了不少事情,但于魏州王府里的人而言,日子其实跟平常没什么两样。
不过月余时光倏忽即过而已。
这会儿听闻谢珽归来,反倒比平素热闹了几分。
高氏婆媳和武氏都在照月堂齐聚,越氏领着小谢奕陪坐在旁,谢淑许久没见阿嫣,自然迫不及待。
就连刚从书院回来的谢琤都赶上了热闹,因在厅里坐不住,便抱着卷毛小黑狗到院子里闹腾,不时将目光越向墙外,找寻兄嫂的身影。
很快,熟悉的身影落入视线。
谢琤躲在树后眺望,忽而挑了挑眉。
因兄嫂今日与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