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5章

首页
    想平定流民之乱,也人生地不熟。

    儿臣举荐一人,或许更为妥帖。

    ”说着话,朝周希逸递了个眼色,道:“这是剑南节度使之子,父皇已经知晓。

    他们父子同样骁勇,也愿为父皇分忧。

    ” 话音落处,周希逸慨然起身,行至厅中恭敬行礼,朗声道:“微臣谨奉父命入京,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劳。

    ” 一语既出,众人皆露诧色。

     毕竟,先前永徽帝试探剑南的态度时,周守素置之不理,分明是隔岸观火。

    如今忽然转了态度,着实令人诧异。

     诚王接着道:“汾阳王镇守河东,确实是国之栋梁。

    但南北两地风土气候不同,战场地势殊异,河东兵将到了荆楚之地未必能适应,相隔路远也难以调兵。

    倒是剑南,原就有接壤之处,由周家出兵平叛更为方便。

    ” 这当中的差别,在场之人谁不知道? 若周守素早些表态,永徽帝绝不会求到谢珽的头上,连擅自调兵横扫陇右的事都不计较,摆出那般卑微姿态。

     没准还要按律例给谢珽问罪。

     如今周家骤然转了态度,借诚王之口在此言明,想必是因谢珽入京,接了节度陇右之权而起。

    节度使们各自打着算盘,朝堂情势原就瞬息万变,原本没人愿意接的烫手山芋,忽然又似抢手起来。

     满厅目光,不由齐刷刷落到谢珽身上。

     第74章激怒火上浇油。

     谢珽的神情没半分变化。

     他仍旧端坐在案后,挑了块嫩嫩的鱼肉,细嚼慢品,连眼皮都没抬,更无意掺和口舌之争。

     仿佛此事与他无关。

     反倒是永徽帝有点尴尬,道:“周卿既愿出力平乱,自是忠心可嘉。

    流民四处作乱,若是谢卿与周卿两处夹击,则可一击而溃。

    ” 诚王当即道:“父皇!儿臣以为,有剑南出兵平乱即可,汾阳王远在河东,又需镇守边地,无需调动。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