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日的假,也无需安排客院,姐弟俩在外院的一处敞厅里碰头,阿嫣让人带了几样小菜和糕点,浅尝慢谈。
徐秉均积攒了好些东西,欲让阿嫣转交。
多半都是书。
徐太傅虽有帝师之称,其实不怎么涉足朝政的事。
先帝当年受教于楚太师,除了文治武功之事,亦极赞赏其书画音律的学问。
后来立了太子,除了挑选太师,教导其理政治国等事,特地请了与楚太师交好的徐风眠为太子少傅,专事指点书画,美其名曰修身养性。
如今尊为太傅,也只以文事为重。
徐家那座藏书楼不逊于楚家,徐秉均初至魏州,瞧着有些散落的书画卷册,是家中书楼未藏却有可取之处的,都会买了攒着。
如今搬来交给阿嫣,竟也有半箱子那么多。
除此而外,还有封家书。
厚厚的一摞纸笺装在信封里,上头戳了蜡封,他拿出来的时候竟似有点不好意思。
阿嫣猜出其意,有点想笑。
两人虽非同姓,交情却不逊姐弟,先前徐秉均在军中不便收寄家书,有时候也会捎句话,让阿嫣转达。
这次回京,对于军中经历、半年多的长进,也都是径直说了,毫无遮掩。
唯独这封信小心封着,还难得的有点扭捏,想必是藏了心事。
私事上,阿嫣不会胡乱插手,只含笑收下。
而后稍敛容色,神情添了几分郑重。
“你既来了,有件事情,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回去后祖父问起来,也能让他明白你的打算。
”
敞厅周遭并无旁人,卢嬷嬷和玉露也都守在甬道旁,近处唯有风吹花落。
她稍稍压低声音,问道:“陇右的事,你如何看待?”
“河东出师大捷,兵马十分强悍。
”
“除此之外呢?”阿嫣出阁之前,蒙徐太傅透露了许多不可为外人道的朝堂底细,才能对联姻的缘故心里有数,如今换成徐秉均,自然也不会藏私。
她掂量着徐秉均那枚出入军营的腰牌,语气有些肃然,“你当初投笔从戎,是想要建功立业,另闯一番天地。
这功业,是想靠朝廷,还是想靠谢家?”
这句话压得极低,很快消逝在风里。
徐秉均的神色却凝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