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1章

首页
    方穆扬的口音比费霓的英音更让哈克感到亲切。

    费霓的英文甚至让他生出点儿畏惧,她的词汇量异常丰富,有些她脱口而出的词汇平时很难听到,一般美国人都未必认识。

    她说的太不口语化了,一般谁这么聊天啊,但那些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又那样自然,一点儿都不拿腔拿调。

    哈克不知道怎么形容费霓,最后他想到了一个词:文雅。

    这个词形容她的语言和气质都很合适。

     方穆扬在自我介绍时擅自拔高了他自己的身份,他本来没有正式职业,却称自己是一名工人。

    哈克也很意外,中国的普通工人讲外语如此自然。

    不算流利,但是自然,那感觉就跟本国人讲母语一样。

     费霓方穆扬又和哈克聊了会儿,他们虽然不能给他当向导,却为他介绍了几个他一定要去看的地方。

    方穆扬建议他带刺绣回国,又给他讲解了一下刺绣的历史。

    方穆扬用的单词都很简单,没有一个复杂的词汇,但组合在一起却轻松表达出了他要说的意思。

     这一对男女勾起了哈克的好奇,他们的语言和姿态都如此不同,但他们竟然是一对夫妻。

     哈克同他们聊得愉快,说如果他们来纽约,可以来找他。

     费霓以为只是客套,没想到哈克甚至要写一个联系方式给他们。

     费霓本能地想要拒绝,过往别人的教训告诉她,和外国人交流是很危险的,这种场合说几句也就罢了,真留了联系方式,就算对方清清白白没有别的企图,也可能有不怀好意的人给她扣帽子。

     没等费霓说话,方穆扬便先婉拒了:“我们国家有句老话,有缘千里来相会,咱们要是有缘,以后一定能再见面。

    ” 说完,两人就辞了哈克去三楼。

     费霓还想在二楼看看,但她怕哈克仍要和他们说下去。

    哈克能通过种种审核来国内旅游,个人历史应该没问题,但两个中国人和一个外国人用英文长时间交流是很可疑的。

    这个冬天氛围缓和多了,要是换到去年,她是绝对不敢和他交谈的。

    他们已经说得够多了。

     费霓问方穆扬:“你不是个不懂英语的半文盲么?”方穆扬说的句子虽然简单,但费霓也够惊讶的,这个人又在哄她,他说他初中时二十六个字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