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回了家,李华一句话都没说,急匆匆地进了屋,坐在椅子上,就开始了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屏蔽模式。
郑源烦躁地在院子里踢石子,勾着头,啧了两声。
他不能去打扰李华,又不能坐在旁边看着他,干脆自己出去闲逛。
想了想,还是没开那辆三轮。
他双手插兜,漫无目的,没多久,就走到了厂房。
他只站在那儿看了一眼,就走过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坐在餐桌边,李建民和王淑梅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同学表示友好的同时,也表现出费解,原因是他实在是不客气,不把自己当外人,饭量大的出奇。
李华也发现了,以前在他家的时候,郑源还没吃那么多呢。
他用筷子打郑源再次伸向馒头的手:“还吃。
”
不是他抠搜,好吧,就算是他抠搜,总归三块钱的馒头,六个,他自己吃了三个,这什么饭量。
要知道就算是他爸,也只能吃两个。
这还剩下一个,就得李华和王淑梅掰着吃了,更关键的是,他还没吃够。
郑源尴尬地笑了一下,他摸摸平坦的肚子,也感到好奇,怎么饭量突然变的这么大了。
倒是王建民理解了,爽朗地哈哈大笑,又把自己的馒头分给他半个:“十几岁的年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是李华有你这饭量就好了,你们没听说吗,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我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能喝七碗面条,这么大的碗。
”
他比划着,引起郑源的兴趣:“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李建民说。
郑源说:“我也可能是饿的。
”这句话倒不假,为了装的更逼真,他真实打实的饿了好几天,每天就喝点水,嚼点饼干,怕吃的太好没有面黄肌瘦的狼狈沧桑模样。
李华没再说。
晚上做作业,郑源闲的无聊,看着他的背影,偷偷翻出来他以前写的数学卷子,给他叠了一床的小船。
还翻到了他以前的日记本,更准确地说是试卷分数记录本。
上面就写了几行。
第一行:考了一百分。
字数工整,一笔一划。
第二行:考了一百分。
第三行:一百分。
第四行:一百。
第五行:同上。
第六行:一百。
第七行:还是一百。
第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