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朕而大费周章,咱们就吃个寻常的便饭即可。
”
易桂华心里忖度着皇帝的深意,抬头看着李煜玄,说:“给皇后娘娘分担是后宫嫔妃的本分,臣妾不敢居功。
再说,皇上的事情没有小事,臣妾这不是大费周章,是知道皇上来,心里高兴,做什么都是高兴的。
”
“皇后已经和朕提过了,”李煜玄落座,伸了伸手,让易桂华也坐下来,眼中泛着淡淡的笑意,说:“你入宫多年,一直都是众妃的典范,确实也该晋一晋位分。
此前也是朕有疏忽,才让你委屈了这么些年。
”
易桂华起身行了礼,紧锁着眉头说:“皇上,臣妾所做的都是分内事,皇上宠爱臣妾已经是臣妾莫大的福气,从未有过委屈,更不敢妄求嘉奖。
”
李煜玄将她搀扶起来,说:“这说的什么话?朕也觉得你早就担得起贵妃的位子,也还好皇后提了,朕才想起。
贵妃之位本在毓儿出生的时候就该封了,是你思虑周全,为着边境之事着想才延后。
朕向来赏罚分明,有错的罚了,那立功的自然也要赏。
”
荣祯帝早就忘了这件事,皇后去说了,他才恍然想起易桂华当年的懂事,就这样屈居妃位这么些年。
当年原想着加封一事的确可以延后,也能免了流言纷扰,对易桂华和李斓毓都不利,起码封号可以先赐下来。
姚既云就是在这个时候进言,说边境百姓和将士们仍在煎熬中,“庆”字实在不宜,内务府没有赶紧呈上新的封号给皇上择选,也有疏忽之处,该罚了择选封号的人,才能以防有人对六公主和易妃有非议。
等到李煜玄再想让人重新择封号的时候,他们纷纷表示事关重大,还是交由皇上定夺才好。
一来二去,皇帝一忙就给忘了,再没人敢提起来。
易桂华知道这一回是十拿九稳,便不再推脱,起身谢恩,“臣妾先谢皇上隆恩。
”
李煜玄笑了笑,说:“册封之日还有你谢恩的时候,快坐下吧,别总是动不动就起来。
”
“皇上净会取笑臣妾。
”易桂华低眉浅笑,娇羞的模样让李煜玄看迷了眼。
“岁月从不催美人,”李煜玄伸手轻抚了一把易桂华的脸,“爱妃的美貌有增无减,什么百花争艳和蝴蝶都拜倒在你裙下了。
”
易桂华听到夸赞,心道不枉费平日的心思,往李煜玄耳边低声说:“宫里的美人多得是,年轻一辈更不乏才貌俱全之人,皇上可要招架得住才好。
”
李煜玄作沉思状,问:“宫里有什么美人还能入得了爱妃的眼?”
易桂华给他添了一碗汤羹,说:“臣妾见过皇后娘娘的那位表小姐,端庄秀丽,,那姿容可谓沉鱼落雁。
难怪皇后娘娘为她的亲事苦恼,一直留着还未找到适合的人家。
”
李煜玄回想了一会儿,隐约是有个印象,皇后有个表妹仍是待字闺中,说:“朕倒是依稀记得,皇后也挑选过不少好的儿郎,竟是如今都未曾定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