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5章

首页
    不懂字的人只看图,也能大致猜到该怎么做。

     想把话讲的晦涩难懂不容易,想把话讲的人人都懂,更不容易。

     秋华年在措辞时几经修改,尽量保证话里没有任何歧义,没有任何故弄玄虚的地方,力求精准形象,去掉了所有不必要的修饰。

     为了确保人人能懂,他还会专门找村里那些从未识过字,也没什么大见识的老人们听自己讲能书里的内容,如果老人们听不懂,就要再改措辞。

     秋华年在修书的事儿,常在家里待的人都知道。

    有次迟清荷无意中看见秋华年写的内容,惊奇之余,略显犹豫。

     “迟小姐可有什么想说的?” 迟清荷犹豫了一下,“秋公子的书字字实用,但文辞委实是太……直白了些,若被一些读书人看见怕是会被攻讦有辱斯文。

    ” 秋华年无所谓地笑了笑,“实用就好了,要斯文干什么?这世上斯文的书多了去了,一本讲怎么种棉花的书,何必凑这个热闹。

    ” “况且我这书也不是给喜欢斯文的读书人看的,这些人一辈子也不会踏足田地,学会了又能怎么样?让真正在地里种棉花的人能看得懂,才是我想要的。

    ” 迟清荷听完秋华年的话愣了半晌,一双婉约的眼睛久久失神。

     直到春生跑进门,报告他们又剥完了一簸箕的皮棉,迟清荷才恍然回神。

     “是我想岔了,秋公子说的对,这书应该让不读书的人看得懂才对。

    ” 秋华年道,“迟小姐也是好心提醒我。

    ” 迟清荷笑了一下,脚步轻快地转身回去坐在九九身边,拿起一朵比幽兰还漂亮的棉花,手指轻轻地从里面抽离棉絮。

     她真是越来越喜欢东北的生活了,虽然依旧每夜都会想起故乡,想起爹娘,但她也在此处感受到了新生。

     …… 这天秋华年正在书房里画去棉籽和弹棉花装置的简图,给农书配图,突然听到大门外有人叫门。

     秋华年去开门,发现门外站了一个陌生的衣着富贵的管事模样的人。

     “请问这里是杜秀才家吗?”那管事笑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