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5章

首页
    祝大公子光临了。

    ” 三亩地保守估计能得六百多斤棉花,慢慢零售不知得卖到什么时候去,祝经诚想大批收购,秋华年自然乐意。

     在襄平府友人们的送别下,秋华年与杜云瑟登上祝府的马车,不急不缓朝漳县方向驶去,来时略有忐忑,回时已经百事齐全,收获满满。

     院案首、“小三元”、赛诗会诗魁、百味试、红腐乳坊,还有舒家夫妻、祝氏兄弟,以及清风书院……这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他们经历诸多,虽偶有波折,但最终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现在,半躺在宽敞舒适的马车上,秋华年的心已经飞到了自家的小院,飞到了九九和春生、飞到了院中的大梨树、飞到了菜蔬齐全的小菜园上。

     他想着即将盖起的新房子,与同行的意中人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嘴角上扬。

     …… 千里之外,九重宫阙内,元化帝高坐在谨身殿内间,不轻不重丢开了手中的折子。

     “都是朕的好哥哥和好儿子啊……” 谨身殿内伺候的俱是圣上心腹,宽敞的大殿一片寂静,所有人都不自觉埋低了头。

     元化帝指向手边,“去,把这两个折子悄悄抄送给东宫与文晖阳府。

    ” 首领太监温幸不敢多言,麻利地上前取走单独挑出来放在桌角的两本奏折。

     他的目光粗略扫过,发现这两本奏折,一本来自辽州学政,一本来自东北边关之地靖山位。

     想到前朝的那些动静,以及平贤王与二皇子、三皇子的手脚,温幸在心中长长叹了口气。

     风雨欲来,有些人自以为胜券在握,殊不知早已一脚踩进了整个裕朝最耐心、最嗜血的捕食者的陷阱。

     温幸将两本奏折交给外间负责誊抄的掌笔太监,元化帝平缓无情的声音再次从他身后传来。

     “拟旨,晋康妃为康贵妃,移居坤宁宫,掌六宫之权。

    ” “封康贵妃之弟为太平侯,赐名康忠,赏金靴玉带,食邑千户。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