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章

首页
    次见人买这么多这东西。

    ”女掌柜指着后面的醋缸说,“半缸醋渣一口价二十文,要的时候你自己拿麻袋来装。

    ” “我种东西用它,三个月后来买。

    ”秋华年笑着随口解释了一句。

     醋渣和生物酵素一样,也是用来给棉花防虫的,棉花到了开花期后容易遭受虫害,处理不当会极大损害产量,必须用科学的方法严阵以待。

     而这生物酵素加醋渣的组合防虫法,是秋华年在现代时和老家一位种棉花的老农学的,不用化工农药就能有效防虫。

     掌柜的还在称糖,秋华年在铺子里打量,这家调料铺子进门旁的架子上摆着许多调料,他一一看过去,没看见想找的东西。

     “掌柜的,怎么不见你家卖红腐乳?” 卫德兴的谢礼中有一罐红腐乳,秋华年本以为这是漳县调料铺子的常见产品,好奇想问一问价格。

     女掌柜闻言道,“红腐乳只有隔壁街的卫记调料铺有,据说是他家一个走商的朋友从京中运来的,你想要只能去那儿买。

    ” “红腐乳卖的好吗?” “买的人里尝新鲜的多,毕竟是独一份的京货,有些特别爱这个味道,有些只是凑热闹,毕竟一罐红腐乳要卖80文,只有闲钱多的人家才一直买着吃。

    ” 80文?秋华年心头一动,他会做红腐乳,能算出这一罐的成本最多20文钱,没想到竟能卖到80文。

     “既然价格高也有人买,为什么县里其他铺子不自己做红腐乳卖?” 女掌柜闻言笑了一声,“哪那么容易,就算专门去一趟京城,也学不到做它的方子。

    ” “卫记调料铺的掌柜卫德兴说,他卖的红腐乳的味道在京中也是一绝,方子是那家腐乳坊的秘传,除非和他一样有走京城的商队的人脉,否则根本进不到货。

    ” 秋华年也反应过来,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误区。

     红腐乳是中国传统美食,最早可追溯到北魏时期,在秋华年上辈子那个时间线的明朝已经有了成熟的商业制作模式,所以秋华年下意识觉得这东西只要想做就能做。

     但事实上,古代信息流传速度慢、范围窄,许多方子和手艺又因为门户之见不轻易外传,动荡年间,时常有好东西因此彻底失传,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红腐乳或许在京中已经十分常见,但制作它的方子却根本没有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