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区域推行困难,房改办和社区也在频繁做思想工作,呼吁大家能买房就不要租房。
政策下达后就不能收回,即使心里再怎么不愿意,大家骂过,争吵过最后也只能接受,从两个改革方案中选择一个。
有房产证,心里踏实,每个月交房租住着总觉得不心安,而且有证了也许以后还能买卖,谢琼和赵惟城经过深入讨论,选择了全款买下,狠下心一共花了5350元,去房产局登记交了钱,正式拿到了房子的房产证。
油田人虽然有钱,但一次性能拿出四五千块的家庭并不多,加上对改革政策的抵触和担忧,犹豫的人群也占了大多数,到最后,谢琼他们这栋楼,只有三分之一的家庭选择了全款买房。
然而,谁都没想到年后的房产改革只是一个开始,过完年以后,物价持续走高,各种副食品,诸如肉类和蔬菜,翻了一倍还多,其他各种粮油商品,也都跟着涨价。
自从1985年以来,物价一直在上涨,谢琼和赵惟城刚开始也没在意,想着可能是因为价格闯关的消息传开造成的影响,过段时间就会平息了,谁知涨价的风愈演愈烈,刚开始还只是副食品,后来发展到电器以及各种生活日用品。
人人都说存钱不如存物,东西涨价的时候你手里的人民币就没那么值钱了,买到东西就算自己不用,倒手卖掉还能赚????????????????:??????.????????.??????一笔,因此各大商场和菜市场变得尤其热闹,排队的人群挤到门口,只要能买到就是赚到,也不管质量怎么样,把钱取出来,换成实物,先往家里搬。
这种紧张囤货的氛围在电视播出四种副食品一起涨价的新闻时达到了顶峰,一听五月十五号以后涨价,谢琼和赵惟城也赶在涨价前去囤了一波米粮,不过等他们俩去的时候已经晚了,各大商场和菜市场全都挤满了人。
夫妻俩太年轻,也抢不过别人,干脆还能买到什么就买什么,程献英嫌弃两人反应慢,拎了几袋米面过来。
食品和日用品,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每个人都需要用到,买回来即使现在不用,囤着早晚都能用上。
与这些生活必需品相比,一些无法保值的非必需品行业进入了寒冬时期,其中便有服装业。
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经济困难时人们对服装需求的经典诠释。
生活成本成倍增加,总要先顾着吃喝拉撒,穿什么就没那么重要了,何况一件衣服穿两三年是正常情况,没坏就不需要换,物价上涨,让大家不得不舍弃对服装和美的追求。
琢玉服饰夏装销售额虽然只降了百分之四十,但因上半年的面料和配件成本大幅上涨,算下来上半年整个公司经济效益额就不太乐观了,眼下这个环境,圆月服装店的生意也没以前那么好了,反而是以低价为噱头的好美丽服装店销售量连日走高。
谢琼不确定眼下物价疯涨的局面什么时候停止,亲眼目睹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