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章

首页
    她之前想着光看书没用,缝纫这行想做好还是要疯狂做蛧z????ň:????.??jxs.??????衣服,而且做衣服既能挣零花钱,又能积累经验,何乐而不为呢! 加上她学缝纫以来,一直都不是全职状态,一开始就要兼顾学习和家中弟弟妹妹的生活,抽出一丁点时间来学习,后来上了大学,缝纫机也不可能让她带去学校,还中断了一段时间,毕业后在采油厂工作,又结了婚,现在还怀了孕。

     一直以来,生活中总有很多琐事缠绕着她,让谢琼没有精力去进行全面的学习,心里没底,又没真本事,这也是她迟迟犹豫不敢放弃采油厂工作选择全职当裁缝的原因。

     谢琰送来的这几本书,其中有一本是国外的,还有一本讲述解放后服装历史变革的,挺老的书,不知道谢琰怎么淘来的。

     这些内容给了谢琼一个启发,就是她不能再这么囫囵吞枣般做衣服了,继续这么下去,她做衣服可能更快了,也更熟练了,但永远只能做一个普通的油田裁缝,想要有更大的成就,几乎不可能。

     这是谢琼不想看到的。

     这样看来,举报信带来的也不全是坏处,唯一的好处竟然是让她暂时认清了自己,是只沉溺于油田虚妄夸赞中的井底之蛙。

     谢琼前几天还在犹豫要不要生完孩子以后重新在油田接单做衣服,现在这一刻她确定了自己的答案,她不要再继续这么下去了,哪怕是自学,慢慢摸索,她也必须要进行一次更为彻底全面的学习。

     哪怕时间长点,也无所谓。

     谢琼想到了现在隶属于纺织工业部的八家知名纺织院校,要是能买到他们的二手教材书肯定大有裨益,可这事挺麻烦,找谁帮忙呢,她犯了难。

     现在油田去哪还是需要介绍信,虽然开具的方式没以前那么严格了,但是你在当地无亲无故,想随便在一个城市呆几天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当做盲流抓走,因此买书这事,谢琼只能找当地人帮忙。

     好在油田哪的人都有,仔细找找,应该能找到。

     她这边倒是想到一个人,但是关系太远了,这种事肯定不愿意帮忙。

     赵惟城刚走进屋,谢琼急忙招手喊他过来,“你好好想想,有没有家里是首都或者沪市的人欠了你人情的?” 赵惟城愣了下,反问道:“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谢琼眼睛亮晶晶的,声音充满了期待:“我想买点服装设计方面的教材,油田买不到,只能托人买,每年毕业生里面肯定有出二手书的,多少钱都是次要,就是不知道找谁帮忙。

    ” 赵惟城仔细想了想,“我们单位有一个好像是沪市的,他前段时间刚找我给孩子拍过周岁照,我去问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