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烦都不嫌侄女年龄大,自然不会催侄子相亲。
所以见他真担心,叶烦就点点头表示算了。
转眼到了公历九月二十日,魏建设结婚当天。
叶烦全家都去了。
于文桃原本不想去,叶烦提醒“李大妈会去。
”于文桃想起李大妈是魏建设的亲婶子,其他街坊给份子钱也会去,就要跟叶烦一起。
大宝和二宝是自己坐车去的。
魏建设给叶烦一家单开一桌,不过伴郎伴娘不能跟叶烦坐一起,一桌坐不满,叶烦就找董颖和张小明以及常光荣夫妇。
常光荣跟他老婆也来了。
他厂里忙没空去南方拿货,店里缺货叶烦和魏建设帮他捎,捎了不止一次,常光荣又不傻,自然要有所表示。
常光荣、张晓明的衣着并不抢新郎风头,但他们这些年历练出来,尤其张小明,他自己没留意,但他因为有了钱有了朋友有了底气,比以前自信,再配上不便宜的衣服,很像钱父看的电视剧里的成功人士。
魏家亲戚都去跟他们打招呼,连魏建设在国营单位当领导的大堂哥也不例外,钱父忍不住跟妻子说“建设的朋友都不错。
”
钱母点头:“是啊,今天不是周末都来了。
”
钱父想说他不是这意思,又担心别人听见误会他这个老丈人背地里说女婿坏话,只能一脸无奈地咽回去。
随后魏建设的父亲就招呼亲家坐下歇息,然后一直陪他话家常。
魏建设和他老婆也是穿西装和婚纱,跟张小军那次不同的是人家是买的。
魏建设前几日特意去一趟婚纱产地买了一套婚纱和一套旗袍。
举行仪式的时候穿婚纱,敬酒时换上红色旗袍。
这年头农村还没这条件,以至于钱母看到女儿换了一身出来错愕道:“得花多少钱啊?”
钱父确定一点,女儿说女婿抽屉里有一两万并非夸张。
那一两万也不可能是女婿全部积蓄,毕竟换成他可不会把所有钱都放一个抽屉里。
女婿大小是个生意人,肯定比他懂“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
再想想魏建设平时吃饭很能将就,丝毫不像大款,他一时觉着首都人民真有钱,女婿有两套房和一间店面都不是有钱人,一时又觉着女婿低调,女儿没嫁错。
总而言之,钱父对新女婿十分满意。
这个时节钱家快收黄豆玉米了,所以新婚第二天钱父就叫女婿给他买车票。
魏建设诧异:“怎么不多住两天?”
“回去收庄稼。
”
魏建设在农村呆过,算算时间,大舅子又要上课,大嫂一个人忙不过来,早饭后就去车站买明天下午的票。
之前带着孙子孙女,一些地方不方便去,担心孩子害怕哭闹。
现在只剩他们老两口,钱父又把城内摸熟了,就带着老伴去纪念堂,不过他们先去了纪念碑。
钱母不识字,但她生在战火纷纷的年代能理解丈夫,所以一直静静地陪他。
魏建设回到家才知道老丈人去了哪儿。
翌日把老丈人送走,去叶烦家还车,魏建设感叹道:“我老丈人不是一般人啊。
”
叶烦:“你老丈人那个出身能当国家干部,本身就不一般。
不过我也没想到钱晓茹的父母这么好相处。
之前听她一个劲要回老家,还以为她父亲固执母亲眼皮子浅,就跟光明发小的父母一个德行。
”
“那你还安排我俩相亲?”魏建设奇怪,他叶姐不是这么不靠谱的人啊。
叶烦:“耿致晔说见一下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