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敢直视天颜。
今日和昨日一样,依旧是吵吵嚷嚷,联姻和不联姻,议和与不议和,总之皆有自己的说法,互相都不能被说服。
朝会上,承恩公倒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支持议和,但同时也表明应当选宗室女和亲,“皇上膝下子嗣不多,如今乐明公主为国祈福去了守陵,应当让信国公主在皇上膝下承欢,免受骨肉分离之苦。
”
本是为了魏皇后,却非得说得大义凛然,一副都是为了顺安帝考虑的样子。
实则顺安帝平日里也难得一见信国公主,信国公主幼时,顺安帝倒还疼爱,可是眼见着信国公主越长越大,越发像魏皇后,也越发向着魏家,顺安帝无事便不大见她。
同时瑞王也一改昨日拒绝联姻的态度,主张议和,和承恩公一样,选取宗室女和亲。
历朝历代以来,和亲大多都是选宗室女封为公主去和亲,说得好听是为了两国秦晋之好,可不就是明晃晃的牺牲品,身为帝王舍不得自己的女儿,所以便舍臣子的女儿。
因此宗室里有适龄姑娘的人家,自然也是不乐意的,谁愿意让好不容易养大的闺女去送死呢?便极力反对承恩公,既然楚国说要公主,那就应该送公主和亲。
这样一来,好好的朝会,看着像是市集,吵得顺安帝头都大了,也没议出个结果,最终只能吩咐礼部先将适龄、且无定亲的宗室女挑选出来再看。
这倒是好办,没两日礼部就办好了,呈上了折子,顺安帝翻开一看,头一个就是澜悦郡主,眉头紧蹙,“澜悦郡主乃北兴王爱女,若是和亲,只怕北兴王要伤心,不可。
”
北兴王世子跪谢道:“皇上圣明,澜悦顽劣,也实在不宜做和亲人选。
”
北兴王府知道皇上不会选澜悦,因此并不着急,手握兵权之人,最不宜和楚国有来往。
除去澜悦,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