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8章

首页
    竟那是承恩公的嫡子,逼急了怕是要狗急跳墙。

     “母后说的是,瑞王尚年轻,还需锤炼,”顺安帝温和道:“阿宗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朕便免了他的官职,判流放吧。

    ” 往常流放与杖责一般是共生的,先杖责,再流放,因此许多流放的罪人多半会死在路上,顺安帝念着点魏太后曾经的恩情,免了杖责。

     从前,魏太后是真的关照过顺安帝,若是没有魏太后,顺安帝恐怕难登大宝,要不是因为魏家贪得无厌,将手伸得过长,顺安帝也不想对魏家赶尽杀绝。

     魏太后早知流放是最好的结局,没罚庭杖,待到了流放地,魏家自然有法子瞒天过海,救出魏宗,往后仍旧过他的少爷生活,只不过不能当官罢了,算不得大事。

     “皇上体念旧情,就依着皇上的法子办吧,哀家会让人嘱咐承恩公,记得皇上的隆恩,”魏太后又不紧不慢地说:“听闻徐大人出了意外,哀家已让人赏了药,这样的股肱之臣,可不能有所损伤。

    ” 这便是允诺魏家不会再对徐音尘出手,明日若有朝臣上奏,让顺安帝不必理会。

     顺安帝终于露出了笑,“母后仁爱,是朕之福。

    ” 谈完了正事,那碗鹌鹑汤也凉了个彻底,顺安帝没再多待,寻了个借口退出慈和宫。

     魏太后睨了眼结满油花的鹌鹑汤,没了胃口,由素襄扶着起身,“撤了吧。

    ” 出了慈和宫,上了御撵,顺安帝面上那浅笑就融入了夜色,再瞧不见分毫。

     康德成恭谨地跟在御撵旁,小声询问:“皇上,方才皇后派了人来问皇上今夜翻了谁的牌子。

    ” 魏皇后这意思便是要顺安帝去坤宁宫,往常顺安帝都是这样做的,可今日,顺安帝偏偏不想去,说:“去贵妃那。

    ” “是,”康德成忙吩咐道:“摆驾玉福宫。

    ” 皇城的夜灯火通明,使得天边银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