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0章

首页
    卫听澜肢体微僵,被这一眼钉在原地动弹不得。

     不是要睡一日吗……他怎么醒得这般快? 众人愣神时,武卫校尉先反应了过来,气急败坏道:“反了天了,祖宗之法,也是你能置喙的?” 祝予怀收回视线,沉静道:“祖宗之法,也并非全无弊漏。

    ” 人群中亦有不少书生,见他相貌如此出众,通身又显病弱之态,多少猜出了他的身份,诧异地窃窃私语。

     祝予怀的声音仍旧平稳:“先祖设登闻鼓,是为察民情、听民意,然而本朝以来,登闻鼓十数年不曾响过一声。

    前有重刑,后有苛吏,含冤负屈之人不敢击鼓,民声何以上达?此制此法,早已名存实亡。

    法而不行,乃修令者不审也,既然不审,便需斟酌重定。

    ” 此言一出,人群交头接耳的声音更大了。

     “是啊,登闻鼓是为上达民情而设,却又以严刑峻法为限,这不就是自相矛盾?” “嘘,这话可不能乱说啊!一国律法,从来都是上修下行……” “可法令不合情理,这也是事实啊。

    既然这法令已不合世道,就应该因时而变,因俗而动……” 卫听澜听着这些声音,心一下子悬了起来。

     祝予怀方才那番言论,说白了就是要废止登闻鼓的杖罚制度。

    可大烨的立法之术,向来讲究道德赏罚皆出于君,从未有过民意干政的先例。

     祝予怀还是一副安然处之的模样,但卫听澜急得不行,他几乎都能想象朝堂上的腥风血雨了。

     就在这时,宫门那侧传来一阵非同寻常的声响。

     既像是野马脱缰,又像是麻雀炸窝,在远处嗡嗡隆隆地奔腾流淌。

     这熟悉的死动静让卫听澜本能地退了半步,皇宫掖门那端,有一大群青衫学子乌泱泱地涌了出来。

     谦益斋的同窗们冲在最前头,有不少人在朝他挥手呼喊。

    柳雍带着一帮纨绔紧追在后,跑得像一窝乱蜂,一个踩一个地满地找鞋。

     “九隅!” “澜弟!” “旻哥!” 这一大帮人好似一锅烧开的热水,顷刻间席卷了午门前的空地。

    武卫们惊疑不定,连刀都不知该往哪儿举。

     有几个会医术的学子扛着药箱,率先冲到了刑台边上,吭哧吭哧地往上爬。

     “庞郁还有气儿吧?世子快别愣了,搭把手啊!” “我去,谁的药箱怼我脸上了!” 落在最后的季耀文背着蒋诩,这会儿也激动得撒腿狂奔,把老头颠得骨头都快散架:“夫子,夫子,咱们赶上了!” 在这片见了鬼的热闹中,卫听澜提着剑,整个人都有点呆滞。

     祝予怀按了按易鸣的手,示意他不必再搀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