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4章

首页
    本没想通,我一个无官无职之人,到底是哪一点叫人如此忌惮,恨不得将我除之后快。

    但我今日见到了太子,才忽然想明白了……也许是因为父亲。

    ” 他的父亲是太子师,祝家天然就属于东宫一系。

     他姓祝,且肩上还背负祖父留下的贤名,那暗地里图谋东宫之位的人,自然会担忧他投效太子,成为太子登位的助力。

     所以那个要害他的人,有可能是某位皇子。

     卫听澜明白他的言外之意,试探地问:“那你猜测,是谁?” 祝予怀叹气:“我不确定。

    ” 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似乎哪一个都有可能。

     卫听澜沉吟片刻,也隔着衣料在他胳膊上划了个“四”字:“我觉得是他。

    ” 在他前世的记忆中,大皇子成年后便远赴封地,跑得比谁都快,据说连行李都没怎么打点,就迫不及待地要乘车远行。

     澧京出乱子时,他甚至连面都没露过。

     而二皇子……他根本就不在乎东宫之位,他盯着的一直都是皇位。

     而且卫听澜不觉得二皇子会放着祝予怀这个天赐之才不去拉拢,反而一上来就将人赶尽杀绝。

     剩下的便是那阴晴不定的四皇子。

     祝予怀思忖了半晌,道:“他的母家是裴家……的确可能性很大。

    ” 大烨的朝堂架构,主体为三省六部,其中枢是中书省与门下省组成的政事堂。

    而政事堂中的首脑人物,便是四皇子的外祖父,中书令裴颂。

     政事堂负责商议国家大事,起草诏书,担任的角色类似于前朝时期的宰相。

     但明安帝并不乐意见到相权过于集中的情况,相比于政事堂,他在遇到抉择不定的大事时,更倾向于向翰林学士问策。

     翰林院的前身为文学馆,初设时广纳天下饱游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