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章

首页
    祝予怀的眉头蹙了起来,那就只剩下一个可能了。

     雁安温氏。

     “父亲。

    ”祝予怀沉吟片刻道,“圣上若真有此意,我恐怕没得选。

    ” 祝东旭担忧地说:“你若是不愿入台,得有个妥帖的说辞来向圣上请罪。

    不如就说……你身有痼疾,恐当不起这鸿天之赏,如此兴许有转圜的余地。

    ” “不妥。

    ”祝予怀轻轻摇头,“我大约能猜到圣上此举所为何意。

    我虽体弱,却还未到病入膏肓的地步,这样的理由怕是不能凑效。

    父亲不必为难,圣上若真提及此事,我入台便是了。

    ” 祝东旭叹了口气:“不必勉强,为父……” 祝予怀笑了笑:“倒也不算勉强。

    父亲也知,祖父虽一生不曾入仕,但朝野之间上安下顺、风清弊绝,始终是他毕生夙愿。

    他为我起字‘九隅’,教我心怀九州山河,忠于天下黎民,我深以为然。

    父亲放心,我所怀者皆在心中,至于身在何处,并不重要。

    ” 皇宫,崇文殿中。

     明安帝搁下手中奏折,按了按眉心:“元舜,你究竟在担忧什么?” 着石青色华服的年轻人立于阶下,面容端肃,垂眸不语。

     “为君王者,理当广纳天下贤士。

    ”明安帝淡淡看他一眼,“朕有意召祝家那孩子入芝兰台,为的是什么,你难道不明白?” 赵元舜答道:“儿臣明白。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亦是儿臣寤寐所求。

    可是父皇,人各有志,若贤者不愿为我所用,难道要强逼他吗?” “放肆!”明安帝脸上隐有愠气,“你是在指责朕恃权凌人?” 赵元舜俯首一叩:“儿臣不敢。

    ” “好。

    你想不明白,那朕就与你说道说道。

    ”明安帝看着他执拗的头颅,被气笑了,“雁安温氏,天下读书人心之所向,你不会不清楚。

    寒泉翁一生不曾入仕,他故去后,温氏的贤名,便都落在了由他亲自教养出的外孙身上。

    ” 明安帝拂袖起身,走到阶下:“元舜,抬起头来。

    ” 赵元舜直起身。

    明安帝看着他眉间的一抹愁郁,终是放缓了语气:“朕问你,白驹在野,意味着什么?” 赵元舜轻张了张唇,却未出声。

     “你并不愚钝,这些事不会看不清楚。

    ”明安帝走近一步,“怀才者退避山林,君王求之而不得,此非盛世之象。

    野有遗贤,上位者当思己过、力求之,岂能纵之不理?” 赵元舜心烦意乱:“可是父皇……” “芝兰台又不是什么坏去处,旁人求都求不得的垂天之赏,朕难道还会委屈了他?”明安帝加重了语气,“朕知道,他是祝卿的儿子,你尊师重道,不忍心叫你的老师为难。

    可元舜,你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