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9节

首页
    日,与老百姓闲聊,了解耕种情况。

    朱翊钧发现,即便没有天灾,即便收成还不错,除去各种赋税,百姓也仅仅只是填饱肚子而已,有些闲钱还要供孩子读书。

     哪怕开始种植土豆,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产效率过低的问题,也没法像小时候,冯保和他说过的那样,把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去发现和学习别的科学。

     于耕种方面,朱翊钧实在没有研究。

    他想到朝中官员也不个个都出生于官宦、地主家,也有普通农户家庭出生的。

     于是,回宫之后,他就命吏部整理所有京官的资料,把曾经种过地的都挑选出来。

     他每次出宫,就带上几个人,又找来村子里公认的种地种得特别好的农户,一起讨论。

     其中就有他属实的那位老杨。

     朱翊钧站在老杨家的田地旁边,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老杨却不急。

    因为村里就那么几头牛,让别家先用,用完了,他再用。

     冯保忽然问道:“你这田里都种什么?” “种麦子。

    ” “除了麦子呢?” “那边种了土豆。

    ” 冯保问得更详细一些:“夏收之后,到播种宿麦之前呢?” 老杨笑道:“那能种啥呀,啥也不种,歇着。

    ” “歇着?”朱翊钧皱眉,他这天子活得还不如一块田地,他一年到头,常年无休,这田一年中竟然要休息好几个月,这像话吗? 他问老杨:“就不能种点儿别的?” “别的?”老杨挠挠头,“种什么?” 朱翊钧回头,看着几个陪他巡视的官员:“问你们呢,还能种点儿啥?” 几人就算生于普通农户之家,为官之前,主要工作也是努力读书,全家供养他一个读书人,种地的经验非常有限。

     这时,旁边一个路过的老伯说道:“我听说南边儿,一年能种两回麦子。

    ” “咱们北边儿可种不了。

    ” 朱翊钧说:“种不了麦子,那就种别的,回去都好好想想。

    ” 作者有话要说 英国农业革命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作物轮作,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前提。

     冯保(bushi)认为,工业革命是拉开中西方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295章朱翊钧布置了任务…… 朱翊钧布置了任务,司农司回去之后,又得加班加点的完成。

    有的翻阅古书,查找资料;有的请做地方官的同学同年帮忙到民间找找,有没有对这方面经验的百姓。

     没过几日,还真有收获。

    有人查到,早在汉朝一些地方就实行休闲轮作。

     魏时农耕著作《齐民要术》中就有“谷田必须岁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故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等记载,已指出了作物轮作的必要性,并记述了当时的轮作顺序。

     嘉靖、隆庆时期,天灾频发,许多地区的百姓在种植粮食之余,也会选择在休耕期种植一些其他作物。

     冯保说道:“我家也有田地,现在家里人不种了,租给别人种。

    上次从蓟镇回京,我顺道去看了看,他们也会在收割麦子之后,轮种些别的。

    ” 他这个级别的大珰,不说万亩良田,上百亩地家里还是有的。

     朱翊钧问:“那他们都种什么?” 冯保回忆了一下:“什么都种,大豆、萝卜、绿豆还有一种草。

    ” “草?” “一种三片叶子的草。

    ” 朱翊钧对草也没有研究:“那是什么草?” 冯保说:“叫做酢浆草。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