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9章

首页
    西戎强盛的消息令两人都没了周游的心情,早早便回了晋阳。

     夜里,将军府内外一片宁静。

     书房一侧立着北疆的舆图,前后左右都点了灯将书房照得亮堂堂。

     夜深了宋凤林依旧坐在太师椅上望着舆图沉思。

     刘湛取来外袍为他披上。

    “夜里凉别不当回事。

    ” “芙蓉坪顶、大竹坪顶这一片的地都划完了,来年回流的百姓只能往山上去。

    ”原来宋凤林想得出神是在想这个问题。

     刘湛坐在他身旁。

     宋凤林叹息。

    “齐云山荒林虽多,改林为田到底太过艰苦。

    ” 荒林改田还要磊梯田,挖树桩,挖石头,要耗费的功夫太多了。

     在平原荒野改田只需要犁地灌水便能插秧,前后一个月就能成事,若是上山开荒,最快也要三四个月方能有雏形。

     刘湛明白宋凤林纠结之处,他为宋凤林作出选择。

    “别多想了,来年的流民直接落户在禾昌县,我在入冬前出兵把禾昌县夺回来。

    ” 禾昌县挨着芙蓉坪顶,在湟川之畔羊背坳的南面给阳关的西侧,是苍霞平原最南边的县城。

     “若将齐云山地界外的县城纳入麾下,周澶便有了理由降罪于你。

    ”宋凤林忧虑道。

     周澶正缺理由拿捏刘湛,若是被他们握住了把柄,后面的路会走得更艰难。

     这个情况刘湛不是没考虑过。

    “时不待我,若再等一年还不知道会是什么境况,不如趁现在燕军主力不在南边趁机夺两个城池形成更完整的防线。

    ” 刘湛站起来,在舆图上比划。

    “禾仓县,卢丰县,这两座县城正好包含了湟川沿岸,只要拿下来我们就能截断北军的粮道。

    ” 朝廷想要给北军运粮必须穿过湟川,只要控制住湟川沿岸,刘湛在北疆三足鼎立的局势中就有了主动权。

     哪怕要跟北军开战,刘湛也不被动。

     宋凤林听得仔细,军事上刘湛一向有其独到的见解。

     “不仅如此,我们把齐云山、大竹坪顶、芙蓉坪顶、禾仓县、卢丰县,连成一条完整的防线。

    ”刘湛的手分次在这几处地方掠过。

     “最终北军会被我们孤立在苍霞平原,不足为惧,至于燕军,他若来,我便战。

    ”刘湛眸光坚毅。

     给阳关里驻扎的北军早在一次又一次大战中消耗,如今只有不到十万人。

     周氏虚报人数吃空饷,这么多年就没真正充盈过北军,与北军对峙刘湛确实不惧。

     哪怕明年燕军南下,项时齐云军兵力已经突破八万,有这八万兵进可攻退可守并不被动。

     以刘湛的布局确实可行,只是周澶必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宋凤林沉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