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起。
“已经吃饱的人别滞留在这里了,到前面登记入户,马上就有人带你们去安置的新村划宅基地!”衙役喊得嗓子都哑了。
宅基地这套政策乃刘湛提出,他给流民用于建房的地就叫宅基地,不能买卖只能代代相传的住人。
一开始宋凤林也没明白,仔细琢磨才明白这里面的妙处。
一来不怕有好吃懒做之徒转手买卖,二来得让这些百姓明白这一切都是齐云将军给予的,并非上天眷顾。
在这套理念的基础上,宋凤林给予补充完整,若日后绝户则宅基地收归衙门重新安排。
至于流民自己新开的荒地则属于流民私产,新村的宅基地搭配多少荒田都有定数,每户多少人配多少亩田均有标准,如此一来便能尽可能的多收容更多流民。
随着北疆雪化回暖,越来越多滞留在中原的流民到达湟川之畔,眼前所见大出他们的意料。
齐云将军不仅派了渡船来接,到了对岸还有施粥的粥棚,办理入户的官吏就在渡口摆了桌案,根本无须他们去找,只要回来马上有人安排去处。
临时搭建的户籍登记处外,拒马栅栏把人群分流,但依旧里三层外三层一片喧腾,几个浊吏嗓子都喊哑了。
“已经拿了牌子的人别滞留在这里,速去安置的新村,到了地自然有人给你发放稻种,还有士兵帮忙盖房,如今正值春耕,赶紧去吧,别在这耽误了!”
“以前的村子都被燕贼毁了,现在的新村都是宋先生统一规划,你想要返回原籍不能了,再说新村都有驻兵,安全也有保障。
”
“从军是有银钱,只要去了就能领二两银子,你哭什么?进了营能吃饱还能挣军功拿赏田,又不是要你儿子去当奴隶,去去去到隔壁去,别在这里占地方。
”
“你呢,你有什么问题?”
“拿了户籍牌子的人别滞留在这里了!!”
“从军到隔壁――!!”
芙蓉坪顶到笔架岭一带,宋凤林规划了数十处新村,成立文曲乡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