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湛也不忍心斥责他,只道:“哭有何用,赶紧写奏折差人八百里加急送进京去,我给你作证,之后的事且看陛下如何定夺了。
”
颜启修的奏折和周澶的奏折几乎同时到达京城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不比上回大丞相提宋氏旧案的震动小。
这两封奏折各执一词,所述内容完全对立。
周随杀颜氏数十口人,颜氏岳家陈氏吕氏对周氏口诛笔伐。
周氏却死猪不怕开水烫,不管陈氏吕氏如何攻击都只一口咬定颜氏叛国,周氏势大陈氏吕氏根本奈何不了。
双方争执攻击半月之后,最终陈氏吕氏不敌,双方都证据不足宣帝也不好下定论。
周氏息事宁人在今年官员考评上给陈氏吕氏开了方便之门,最终此事不了了之。
只是经此一事宣帝对周氏的厌烦溢于言表。
作者有话要说: 周澶回去,京中马上就要大乱了,过两天再加更一次,然后我也要存多点稿啦
第83章百废待兴
晋阳城刚经历大战还没恢复元气,北军与颜氏的冲突令城中好不容易恢复的秩序再次混乱。
刘湛接手晋阳城第一件事便是控制衙门,趁此良机把衙门浊官一并拔除。
这些大小浊官都是地方豪强世袭,豪强仗势欺人也是因为手中有权,将他们的牙齿拔除了自然就再也抖不起威风。
正好云中书院培养了不少人才,可以顶了这些缺。
宋凤林在数日后赶到晋阳城,云中书院挑选出来任官的学子也到了,刘湛便拉着宋凤林先安排这些学子的具体官职。
因刘湛一口气把浊官都免了,偌大的郡衙显得清冷。
书房里,宋凤林放下手中学子的出身履历。
“八品以下的浊官都好安排,云中书院里秀才出身的学子也足够胜任,这里有三个官职,一是五品的通判,二是六品的粮道,三是七品的掌书令。
”
通判、粮道、掌书令可都是要职。
“你认为如何?”刘湛对文官系统不了解不好下定论。
“无论是按能力还是按亲疏,吕树生都适合通判一职。
”宋凤林露出一丝遗憾。
“只是文官不像武官有了军功便能越级升迁,文官只能按部就班逐级递升,吏部均要记录在案造假不得。
”
吕树生现在是七品的县令,按楚制不能越级升任五品的通判。
“原还想这通判的位置给吕哥。
”刘湛觉得十分可惜。
颜启修是个草包纨绔,想指望他打理好晋阳城就算了,日后晋阳内外的要务必定会分摊在下官身上。
通判这位置十分重要,乃郡守之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