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连夜是哪天?”
“我们回来的那夜。
”刘镇东望王峻缓缓道:“你知道吗,沿海出事了,三年前搭的线都下水了,中央查办了一年了快要收网宣判了,买我们卖出去的路子的人都逃到外国了,正在追捕。
陈素是我们的福星。
我爸根本就不相信我的话,他却相信了陈素的三言两语。
”
王峻看到了,刘家对陈素有好感,这对陈素也是好事。
他们出院,接下来要办的事还很多,陈素要回北京了,这是王峻的意思。
有些事王峻不想让陈素知道,陈素特别提起许诺给那位老江技术员的五万块钱的事,王峻表示一定记得。
临行前,陈素特地私下找了刘镇东,“钱到哪儿都是挣不完的,不要太贪心了,有得就有失,会有报应的。
”刘镇东难得乖乖地听训,他表示今年年底就结束山西的生意回北京发展。
陈素也放心了。
陈素经王峻的同意到了发大洪水的南方去看看之后再回北京去,要写毕业论文了,他的论文只能贴近时事和事实,王峻让陈素带足了费用勉为其难地让他独自去几天。
王峻他们怎么处理后续的事,陈素也不便去问,到南方沿江城市转了一周后,看到一些让陈素困惑的状况,两周后陈素回到北京,快开学了。
陈素整理资料准备作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源和民生现状的论文,跑图书馆,找资料再集合上亲眼所见的状况,陈素论文的修改稿就有堆了老高。
陈素片刻不敢怠慢,在这样的校风散漫的大学里到处是藏龙卧虎,人人自信地高扬着脑袋,无论如何,陈素也不会让自己成为垫底的那一群的。
开学了,后知后觉的陈素才知道国家发生了特大的经济案件,沿海地区的特大走私高达几千亿!这次十之八九的同学交的社会论文都和此有关,反而陈素以山西能源问题和矿工的现状为题写的记实论文标新立异,反而让论题的教授们大为受瞩目,还登上了校刊,陈素一点也不为此而喜悦,沿海地带的家族型的走私案高达上千亿那就是国家执法监督机关的严重失职,早知道陈素也会以此为论文题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