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滿城風雨。
有人說是崔子瞻不知廉恥,覬覦嫂嫂。
有人說是黎莘蓄意勾引,水性楊花。
但是崔子瞻在碎了一地少女心的同時,又憑藉著癡情的表現收割了一波少女心。
反倒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的黎莘,平白被一堆姑娘下了帖子,要見她一見。
黎莘:???我做錯了什麼???她都不知道崔子瞻要搞的這麼大好嗎!
自覺比竇娥還冤的黎莘還來不及去找崔子瞻算賬,這個罪魁禍首就命人送來了一封信,言明至關重要。
黎莘帶著狐疑打開,一五一十的看完,不由得啼笑皆非。
這人,心可真是黑。
不過,她合該夫唱婦隨才是。
於是第二日,城中的百姓有幸看完了一場大戲。
聖人賜婚的聖旨前腳剛到,後腳崔子瞻就上了黎家的大門。
只是百姓們預料之中的,黎家人喜氣洋洋迎接他的情況並沒有出現。
出乎意料的是,崔子瞻連門都進不了。
守門人將他攔在了門外,自個兒跑了進去,不多時,就有幾個丫環攙著一名戴了帷帽的女子出來。
崔子瞻見到那窈窕身影,神情立時激動了起來。
百姓頓悟,這大約就是傳說中的嫂嫂,黎家的三娘了。
那人一身素衣,身材纖細消瘦,瞧著很有幾分病態。
眾人聯想到前不久鬧將出來的崔君實殺妻之事,心中也就明白了過來。
怕是還病著哩!
女子見到崔子瞻,不僅沒有嬌羞之色,反倒伸了手,顫顫的指著他,嗓子裡帶了幾分泣音:“你這登徒子!”
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