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大众舆论的压力和政治前程的中断会让他们失去很多。
现在他们还小,腻歪在一块也没有人会说什么,等他们长大一点再这么亲密无间谁都会看出来。
他们有达到可以不在乎任何人的高度吗?没有。
因此先把这份心思放下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面对真心为自己和霍劲着想、真心期盼他们能走得更远的郑老,莫凡说不出拒绝。
于是郑老去世后,他就开始营造自己“畏惧”和“退却”的假象。
霍家在这时期面临的压力很大,却也正是莫凡最好的退场时机。
正如他了解霍劲一样,霍劲也了解他,所谓的“找卫旭”不过是彼此心知肚明的一场戏,也是莫凡设计的导火索----在这种情况下霍劲要猜原因,肯定会往他想保莫家上面猜。
至于莫家能不能脱离霍家莫凡根本不担心,霍劲可不是心慈手软的人,这次过后就算他再巴巴地凑上去霍劲也会把他踢开。
----他了解霍劲的。
随后发生的事果然在莫凡的预料之中。
“华夏美食”国外的大部分分店迅速从莫氏分割出去,莫建东最近的一些工作也遭到了抨击。
不少知道内情的人都没少打电话来追问。
莫凡对此只能沉默以对。
接下来的期末考莫凡的成绩差得一塌糊涂。
首都一高从来不收庸才,出了名的“门槛低要求高”,像莫凡这种走关系进来的一旦没法跟上一高的步伐,踢了没商量。
尤其是莫凡在首都的“关系”似乎也没有保他的意思,校方很快就给他下了拟退学通知。
本来莫凡也是首都大学许多导师眼里的香饽饽,可他在首都这半年似乎露了怯,跟进的课题屡屡遭挫就算了,平时表现也像变了个人似的,毫不出彩。
所以最近他们提起莫凡都忍不住摇头叹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同时也更多的人开始猜测:其实莫凡以前的优秀表现根本就是靠霍劲撑起来的,现在他们一闹崩,莫凡马上就原形毕露。
莫凡早就猜到这个结果。
这正是霍劲要告诉他的事:没有霍劲,莫凡一文不值;没有霍家,莫家什么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