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7章

首页
    注释:关于文中提到的几个部门。

     宗正院影射宗人府。

    太学院影射国子监。

    枢密处影射军机处。

    京畿总兵影射九门提督。

     华英殿大学士为正一品,是文华殿、武英殿大学士的2.0版。

    =。

    =! 第五十六章... 我知道王爷在收网,可是我没想到他会收的这么紧,这么狠。

     六王爷之前和莫史东草签的合约被公诸于众,其中几处疑似对国不利的条款在户部尚书袁曦和兵部尚书洪光权的推波助澜下引起巨大的争议。

     一时间六王爷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还不够,刑部会同都察院借机对他在户部和兵部笼络的官吏全部提审。

     又有大臣当堂指出宁亲王在桐国特使来访时,借打猎之机用火器技术试图拉拢对方的事实。

    舆论苗头直指其里通外国,实乃叛国重罪。

     我听着都惊了,六王爷所做的其实就是王爷一直在做的,可是同样的事在被人捉到一点点小辫子之后加以推论和臆测就变成了重罪。

    而一切的起源仅仅是莫史东持有的那份草签协议,怪不得上次王爷在与六王爷的谈话中特意提到了这一点。

     王府的警戒被加强了两倍。

    虽然有朝臣提出的质疑,可六王爷毕竟是皇子身份,在一切没有定论之前谁也不能拿他如何。

     所谓墙倒众人推,与六王爷亲近的大臣中不少纷纷和他划清界限。

    而朝中由来已久的行贿受贿潜规则,致使在这个时候随便跳出来一个大臣倒戈当污点证人都可以牵连出一大片。

    以厉大人为首的刑部效率极高,不三日收押的官吏几近三十人。

     此事非同小可涉及官员众多,大理寺也不得不参与其中。

    加上之前的都察院,最终形成了开国以来很少见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

     我觉得这次六王爷私结党羽的跟头是栽定了。

    王爷也好,六王爷也罢,他们结交拉拢大臣的手法必然要用到贿赂,有几个像袁曦那样滑头的?只用手中看不见的权利与王爷做交易。

     朝中腐败,多少官员都是靠着银钱往来维系官场,我想三司会审其中必然也有王爷的手段。

    哪儿就那么准除了六王爷的心腹以外就牵连不出其他的官吏?即使听说有几个,也是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