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汴京小面馆 第127节

首页
    市价。

     但药罗葛就是要做头一个卖出去的牙人,其他牙行如今也闻风争抢,都在寻自家相熟的商贾探问是否有意盘下。

    所以药罗葛不能耽搁,如果这么大笔的生意他卖不出去,被其他牙行抢先卖了,他这汴京头号牙人的金字招牌可要砸了。

     “沈娘子等某的好消息。

    ”药罗葛一口应承下来,一拱手便向外冲出去了。

     沈渺看着他的背影,眼睛里也闪动着精明的光。

    她看出来了,她和药罗葛的利益是一致的,不仅是因为牙人能抽不少利,他更是为了他自己的招牌,他这回应该能及时帮她把价压下来了。

     茶棚外忽爆出震天喝彩,十二条龙舟青旗已先后冲过河面上拉过的彩绸。

    两岸观赛之人的声浪几乎要将棚子都掀翻了,有些彩棚的赌桌上今天也都堆满了龙舟赛的筹码,此时也瞬间爆出巨大的欢呼声来。

     沈渺赶忙回来问:“谁赢了?顾二哥赢了吗?” 顾婶娘正抱着几个小孩儿又笑又跳,高兴得都来不及回答她了。

     谢祁笑道:“夺了魁首呢!听闻有几十贯钱酬金。

    ” 沈渺也惊喜道:“顾二哥这么厉害呢?不过他和顾叔一向力气大!”她又忙去给顾婶娘道贺,俏皮地挨着顾婶娘撒娇,“婶娘,有这样的大好事儿,今儿你可得做东,我们好好乐一乐。

    ” “也是没想到他们能夺魁,原本那弄桨手病了两个,咱们家这俩是赶鸭子上架,没成想成了最争气的!之前哪里想过有这一遭?”顾婶娘喜得都流泪了,忙也把沈渺搂紧:“好好好,就在你家铺子里热闹成吗?婶娘拿出银子来,咱们把街坊们都叫来,再把我家里的酒都抬过来,说什么也得好生喝一场!” “那感情好啊,走,咱们这就家去,置办起来!”沈渺笑眯眯,“前阵子于鲟才来说,他那些越冬的鲫鱼各个都肥了,正好今儿高兴,咱们来做一道大锅子吃好吗?” “大姐儿可是又有什么好主意?” “您吃过酥锅吗?是临淄那儿腊月里常吃的大菜呢,拿五花肉、肘子、鲫鱼、昆布、豆腐、白菘和藕一起慢慢炖进去,以香酥软烂、口味浓郁而闻名。

    但咱们也不必讲究什么腊月了,高兴时便做来吃一吃。

    ” “听你说得孩子们都馋了。

    ”顾婶娘低头一看,湘姐儿和砚书已经在咽口水了,不由捂嘴笑道,“那快回去,晚食招呼大伙儿一块儿来吃。

    ” 等天色一晚,街坊邻里果然都聚在了沈家。

     这日的天泼了墨似的,夜色极浓,偏生又晴朗得很,天边银河倒悬清晰可见,碎星子星星点点,低得仿佛下一刻便会簌簌地往青瓦檐上落。

     沈家小院里两盏红纱灯笼晃着暖光,映亮了大方桌边摆着的三大坛青梅酒。

    这酒都还未启封,刘豆花他爹和李挑子已拍着肚子唱起瓦子里的粗俗俚曲来了,古大郎竹筷敲碗打拍子,时而张开嘴想唱,却每每因找不着调而加入失败。

     旁边,连胡子都花白的曾家阿爷正严肃地让葛神棍给他看手相,紧张地问:“我这还能活多少年啊你看?” 葛神棍也严肃地问:“您现今有没有七十了?” “明年就七十了。

    ” “那不太行了,顶多再活三十了。

    ”葛神棍遗憾地摇摇头。

     弄得曾家阿爷一愣又一愣,才突然反应过来,哈哈大笑:“你啊你啊,你不是个正经的道士!” “哎,您别不信啊,这都是大实话。

    ” 他俩身边,湘姐儿领头,身后跟着一长串的孩子(包括个子最大的有余),人人都举着一个竹编的龙舟,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嘴里还嚷嚷着:“赛龙舟喽!赛龙舟喽!” 雷霆驮着麒麟也跟在孩子们后头跑来跑去,家里热闹得像开锅的水,唯独驴棚里的十一郎头戴蟾蜍帽子,安静悠闲地嚼着草料,时不时还打个响鼻。

     有余在院子里跟湘姐儿他们玩,灶房里烧火的自然成了谢祁。

     他也绑了袖子,正努力地添柴拉风箱,脸上手上都沾了炉灰,沈渺跟婶娘们正准备酥锅呢,回头一看,好一个大花猫蹲坐在那儿。

     顾婶怀里搂着三颗水灵灵的白菘走进来了,灶间云雾缭绕,她问了句:“大姐儿,这放哪儿啊?” “婶娘给我就成了!刘婶娘劳烦帮我煎些豆腐角来……” “成,这事儿我擅长。

    ” “方婶娘切几根大笋,哦呦,曾阿婆你削藕可要小心些哦,这个刀子利得很,你可别削着手了……” 沈渺边说边往陶瓮底铺层上白菜,等方婶娘笋切好了,又在青玉似的叶脉上密密排了冬笋片、煎豆腐、煎鲫鱼……一层层铺上各色食材,忽听得灶房的窗外脆生生喊:“沈家阿姊你猜猜我是谁!”原是古家阿宝举着新编的艾草龙舟往灶口凑。

     沈渺忙用襻膊拭了汗,从蒸笼里拣个枣泥糕子塞她嘴里,故意满脸犹豫地沉思道:“我猜你是阿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