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汴京小面馆 第20节

首页
    地道:“天晚了,你们回去再做晚食不免辛劳,不如拿一些下锅便能吃用的回去最是便宜。

    ” 怕沈渺不收,又说:“这也是九哥儿的意思。

    ” 于是昨晚沈渺三人吃了极丰盛温暖的一顿晚食,她将羊腿肉片成了纸片薄,羊骨便用来熬煮汤底,揉好的面直接用刀削入沸水中……一碗汤浓味美的羊肉刀削面,把沈渺一整日的疲惫都洗净了。

     湘姐儿与济哥儿自打爹娘去世后,也好久没吃这样多的羊肉了。

     沈渺来到这世道,也从没有处理过这样好的羊肉。

     她这样的老厨子,只要闻一闻就知道这羊腿新不新鲜了,何况这肉色不必打灯,都呈现出一种鲜艳的粉红色,给人一种这羊生前也十分活泼好动、充满活力的感觉。

    切开之后,里头白色脂肪均匀分布,又增添了几分丰腴之感。

     羊腿就是要这样,脂肪若是发黄了,有可能是吃的饲料不好,也有可能是放置时间太长氧化了,这样的羊肉一般都比较腥膻。

    尤其脂肪层太厚太多的,也会格外油腻。

    而脂肪太少,吃起来又柴了。

     这样肥瘦相间的羊腿便刚刚好。

     沈渺好似抚摸着美人的长腿一般搓洗羊腿,一边咽口水。

     而且方厨子塞给她的那羊腿显然是羊前腿,羊这种动物,前腿比后腿活动更少一些,肉质较肥,筋膜却比较少,吃起来口感柔嫩多汁,最适合涮锅,快进快出,最鲜嫩。

    若是羊后腿,瘦肉多、筋膜也多,便比较适合用来炖煮、红烧或是卤制了。

     因此沈渺煮面的时候,便选择将羊腿肉片下来,在羊骨汤里一烫便熟了,这样不仅能吃到羊肉那醇香的原汁原味,口感也是又嫩又滑。

     她刀工好,能片到羊腿肉薄得透光,吃进嘴里,嫩得好似不用咀嚼便化开了。

     而且沈渺削的面中厚边薄、棱锋分明、每一片都是完美的柳叶状。

    入锅煮后,爽滑劲道,口感绝佳。

    只用加一点葱花与姜便十分美味,连大料都不需要,没有一丝腥膻。

     尤其熬煮出来的羊骨清汤,满屋飘香,闻一闻都令人垂涎欲滴。

     面、肉、汤三者融合,姐弟三人围坐在灶房的小方桌上,炉火温暖昏黄,一人面前都隔着一大碗,羊肉铺满了碗面,吃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三人后来把汤都喝光了,齐齐撂下碗,又齐齐打了个嗝。

     沈济很久没有吃得那么撑了,扭头看了眼湘姐儿,这孩子吃得额头都冒了汗,两个脸蛋都红扑扑的。

    她还低下头,用小胖手拍了拍自个鼓起来的肚子,惊讶地说:“阿姊,你看我变成像个呱呱肚子了!” 把沈渺逗得直笑。

     姐弟三人吃得肚圆,后来还在椅子上摊了好一会儿,回味悠长。

     最后是沈济先起来,把碗筷都收起来,打了水来洗。

     沈渺便带着湘姐儿在院子里绕圈消食。

     养的那三只小鸡已经养熟了,见到人非但不跑,还会以为有吃的而跟上来,因此沈济在灶房里刷着碗,转头往院子里看去,便能看见阿姊在前、湘姐儿在后,两人屁股后面还跟着一串扑腾着翅膀的小鸡,两人三鸡,一块儿遛弯。

     父母骤亡,紧接着便是三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这一切突如其来的变故都将沈济变成了一个不怎么爱笑、戒心重的孩子。

    但此刻,他自个都没发觉,他望着阿姊与妹妹,使劲刷着碗,连眼底都是笑。

     这个家,似乎在阿姊回来的那一日,便真的成了家。

     如今他偶尔做梦,梦里没有了父母那两具黑沉沉的棺材以及灵堂里不断旋转飘飞的纸灰,也没有了在大伯家日日天不亮便起来做活的、幽深漆黑的天。

     他的梦里终于又有了声色,有了稚嫩的鸡鸣、有了野花清淡的颜色、有了湘姐儿的笑声,也有了阿姊清晨起来揉面做菜的背影。

     还有……他也尝过了面疙瘩羹的暖、黑米山药馒头的饱、菠菜角子的嫩、“全家福”烙饼的香、酥皮蜜豆馒头的甜、羊肉刀削汤饼的鲜……从此衣食温饱自兹始。

     真是……太好了。

     他低下头,掩饰渐渐发热的眼角。

     沈渺他们关起门来吃得香,却不知香味四溢,巷子里又狭小,肉香早飘得到处都是了,顾婶娘昨个还在学做沈渺上回送来的白菘鸡蛋饺子,正笨手笨脚地忙活儿,就被猛地香了一个跟头。

     她在围裙上擦着手,走出来,还使劲闻了闻。

     正好顾屠苏的爹在家,他原本挥汗如雨地在院子里擦拭每一口酒缸,闻到这样浓郁鲜香的羊肉味儿,也不禁仰起头来,狠狠地嗅了一口:“真香啊,没闻见其他香料味儿,这定是上好的羊肉。

    ” 顾叔是酿酒的老师傅,鼻子很灵。

    哪怕隔着两道院墙他都已经闻出来了。

    这一锅羊汤如此鲜美,关键便在于这肉好,因此满满的肉香没有被其他香料掩盖,更显得醇厚。

     他有些馋了,伸长脖子一看,灶房里的条案上,是他婆娘包的、歪歪扭扭、奇形怪状的素馅包子,又失望地缩回脖子。

     李婶娘也开了门,东瞅瞅西闻闻,最终目光定在了沈家那新打好的木门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