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屿说西北干燥,下回出门就去西北。
“有多干?”
“也许会流鼻血,嘴巴容易裂。
”
可见人跟弹簧似的,弹性非常大,搁哪儿都能生活,牲畜也是,跟着人一块儿,环境叫它怎么活,它就配合着活。
“西北是不是比平原还穷?”
“经济确实更差一些,没办法,南方跟北方差异大,东部跟西部差异也大。
等你念了大学,可能会发现你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有富到你没法想的,也有穷得你没法想的。
”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了,人生在什么家里,不是自己能做主的,明月别无所求,只希望自个儿努力能改变点什么。
他们在市区逛了一天,还去了工业园,庄子里的人便是来这种地方打工,明月在工业园外头看,想起范晓云,里头有无数个范晓云呢,打北方的村庄来。
明月终于看见听了很多年打工者们的目的地。
“为什么这儿会成北方人喜欢打工来的地方?”
李秋屿解释说:“这儿工商业历史悠久,新中国没成立前就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地理位置优越,离上海也近,改革开放后发展很迅速,厂子多,机会多,来这打工是不是好理解了?”
明月心道,所以越有钱的就越有钱了,人家八成都快发展一百年了,他们却只能一直种地,等发现有这么个地方,能叫日子过得更好,便都来,一拨一拨的年轻人走掉,庄子里剩的人老了,再死去。
她怀疑再过几十年,说不定子虚庄乌有镇都要从大地上消失,村子也死了,像人一样。
“那谁种地啊?等都去打工了,庄子里的人越来越少。
”
“没人种了,可能政府会出面收回,统一耕种。
”
消失是好还是不好?她不清楚,她还有时间能去弄明白答案,她欣慰于她有个能说话的李秋屿,他足够温柔,足够睿智,能为她解答的都会告诉她。
明月脑子里的为什么太多,越长大越多,能思考是好的,思考过后能搞懂是好的,搞懂之后能做点什么是好的,做了若还有成果,那真是更好了。
“奶奶是被牺牲的。
”她看着工业园,猛然意识到这一点,“人都来建设城市了,总有来不了的,来不了的就是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