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省去吵闹。
书斋不忙了,罗大勇看商号缺人手,跟陆杨说了声,过去支应支应。
今年的雪来得早一些,十一月就下过一场小雪,到十二月里有几场雨夹雪,过了腊八,大雪如鹅毛,飘洒了几天,外头一片银白。
家里的年货有陆柳帮忙操办,陆杨还惦记着人,等谢岩从崔家回来,围着他招呼招呼,让他暖暖身子,就跟他商量采办年货的事。
干爹那边要去瞧瞧。
鲁家搬来不久,书斋就开业了,平常都在印书赶工,没怎么出来走动,要他们做晚辈的多去瞧瞧。
罗家两位兄长都去商号帮忙了,两个嫂嫂忙着装书的事,家里还有孩子照顾,年底杂事多,也得问问,看看有没有要帮衬的。
他们忙,陆柳也忙,两个爹沉默寡言,不爱往外说难处,既然出门问了,两个爹那里也要看看。
陆杨说:“你出去转转就好,问完了回来告诉我,我安排别人去干活。
”
这几天来他这里的伙计多,他使唤一个人不碍事。
谢岩听完了,往陆杨嘴上亲亲,“真是爱操心,你怎么不想想我?”
陆杨想了。
年节要送年礼,一般腊八之后送,三水巷这一条街都不用操心,只等着陆柳操持。
有往来的商户也不用操心,有黎峰操持。
他忙完这阵子,就要到处送礼,直到过年才能喘口气。
那书生们的年礼怎么办?乌平之给了主意。
他从家里叫两个人过来使唤,帮忙去登门送礼,维系维系交情。
走得近的几家,像盛大先和季明烛,就得谢岩亲自去。
“尤其是你师父和师兄,这次要备份好礼。
”陆杨说。
谢岩扶他在屋里走走,说:“待会儿我跟乌平之出去铲铲雪,老坐着不动,身子都僵了。
我跟凌师兄说好了,他帮我弄些煤渣来,到时在巷子里铺一条小路,你可以出去走走。
让娘扶着你。
”
至于年礼的事,他有数的。
好友那里不用太出挑,拿上两抬馒头,再准备些糖酒,拿点笔墨文章就够了。
师父和师兄那里都送蜂蜜好了。
谢岩已经知道了蜂蜜的妙用,他觉着他师父用得着。
这么大年纪,人也不爱动弹,天冷了,更爱窝一处猫着,喝点蜂蜜润润。
凌师兄可能用不着,先送了再说。
给师父送十斤,给师兄送五斤。
蜂蜜之外,谢岩画了一本小画,给师父翻看着解闷。
给师兄买鱼钩。
陆杨听着不错,问他:“这就是你学来的送礼之法?”
谢岩悄声道:“不。
如果是照着师父教我的法子来,这礼有好几种层次。
比如画册,能用金纸,能用金丝织布来画。
比如鱼钩,要用金银打造。
比如蜂蜜,可以单独放一坛金银珠宝。
要是想雅致点,蜂蜜就是蜂蜜,单独准备几根裹着蜂蜡的金银蜡烛也行。
我看这不像送礼,像是行贿。
他说看我送礼的目的。
如果是求人办事,诚意要给足。
我问他,如果我要送礼给他,是不是应该弄两罐金银棋子。
他说他看我想拿他的金银棋子。
”
谢岩说着笑了,“我只是有点眼馋而已。
”
陆杨听得眼睛都睁圆了。
他觉着这不是好事。
谢岩趁机又亲他几下,“放心吧,他教我的时候说过了,我可以不做,但我必须知道。
不然哪天被人害了,还稀里糊涂的。
”
陆杨听着放心了。
崔伯伯人挺好的,还是想法子送一份合心意的礼物。
他问谢岩:“他家几个孩子都不在家吗?”
谢岩点头:“都在京城。
师父觉得京城太吵了,就回乡了。
乡里清静些。
”
陆杨皱眉琢磨,谢岩伸手揉他眉间,“你少想点事情,你现在要听我的了。
”
陆杨拍他手,“我不听你的又怎样?”
不听就亲他。
谢岩抓着他亲个没完,亲得陆杨骂他两句,他才出去,到巷子里走走问问,把陆杨交代的事情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