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老人才知道这些陈年旧事了。
当年,陛下还是储君之时,曾在孝贤太后的安排下离开雍城,前往咸阳致仕官员的书院进学。
而那,便是颜大人登科前求学的书院。
”
陆辰会过意来:“也就是说,陛下与颜大人曾同窗共读?”
“想必是如此!你想,陛下自幼便无兄弟,也没什么同龄朋友,对于同窗之谊可想而知会格外珍惜。
”
“原来是这样。
”陆辰恍然大悟,“陛下真是重情重义。
”
不过,作为一国之君,只重情义,任人唯亲,也难说是不是一件好事。
好在……这案子已经被他要到了。
陆辰低头看了看手边的卷宗,将自己的手放上去后,总算略感心安。
送走宋融之后,陆辰便迫不及待的开始翻阅刚拿到手的卷宗。
只不过,细读下来他颇有些意外,颜知清隽的字体详尽的记录着案件的各种细节,与印象中敷衍了事的形象大相径庭。
陆辰读到一半,忍不住抬头望了望书案边卷宗那惊人的数量,奇怪的感觉变得越来越强烈。
这桩骇人听闻的凶案,被世人统称为判官案。
自丰平年间起至今,已有十余年,直至今日,那凶徒仍在行凶,有时间隔数月,有时不过两三天,拢共已犯下一百一十六起命案。
世人称之为判官案,原因有二。
一是凶徒的手法极其残忍,凌迟,剥皮,抽肠,也仅仅是其冰山一角。
凶手就仿佛是从地府而来的阎王判官,拿各种不同的残酷花样去夺人的性命。
二是凶徒加害的大多本就是终日作奸犯科之人,百姓早已经不堪其扰,所以哪怕凶徒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对这种人处以私刑,百姓并不以为意,甚至拍手称快的人也不少。
一生与人为善的平头百姓并不惧怕这个杀人如麻的凶手,他们称其为铁面判官,反而为称颂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