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庶长子生存守则 第12节

首页
    后路,要为整个家族的持续发展去相亲联姻了! 对于虞传矩这个只提供精子,没有付出过一丝父亲责任的渣爹,明徽其实也非常好奇过,多少也算是骨血至亲,对方为什么这么不待见自己这个庶长子呢。

     后来一年里随着对这个时代和家族观念的深刻了解,他似乎理解,又还是觉得荒谬。

     作为一个古代传统封建士大夫阶层文官,最初的虞家算不上名门显贵,甚至有些说不清楚的背后势力,上不得台面。

    但却因其江南织造的“皇商”地位,几十年下来,家私富的流油。

     要细说起来更甚,当年虞家老太公还不过是五岁稚童,随父入京拜访七拐八绕的亲戚韩阁老。

     彼时韩阁老作为皇子少师,一眼便相中了如瓷娃娃般机灵乖顺的老太爷,随后便求来做了当今圣上的儿时伴读。

    随后又后做了十多年的贴身侍卫,隆恩浩荡之下难免顾及情谊,这些年竟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甚至后来直接从开国元勋的顶级家族里,挑了个嫡出的女儿下嫁其长子。

     虞明徽从来没见过这位祖父,但想来也定是为不可多得的能人之才。

     上能拢的住阴晴不定的帝王之尊,下又能恰得其次的捞油水又不惹人心寒生厌。

    这其中分寸门道,如何上下打点关系,如何靠着圣上余威“为虎作伥”,都是普通人无法比及的鬼蜮之术。

     于是乎,有个如此有能耐的爹,儿子必然也不是省油的灯。

     虞家老太公在初期攒下足够家底后,立志要学那长久不败的清流文官家族。

    制学堂,请教习四书五经的师父,强势要求儿孙们走仕途经济,努力摆脱土老帽暴发户的头衔。

     虞传矩身为嫡长子,在老爹还未灵魂觉醒的时候,也曾荒唐纨绔过一阵,仗着家里头的势力威望,包戏子逛青楼,留恋各大烟花场所,在姑娘们石榴裙下折腾出万般花样。

     但老爹跟随圣上多年,手段也越发强硬。

    突然有一天断了所有花销吃用,二话不说的让他以身作则给家族其他兄弟做榜样。

     虞传矩虽抗拒过一阵,最后也败在父亲淫威之下。

     四书五经,仕途经济。

    一路科举之路,从浪荡子第到中举,二榜进士的出身,再加上虞家背后的势力财帛,仗着一股聪明才智,虞传矩自是没吃过什么苦头。

     就算后来了进了清寒的翰林院,每日要忙讲经史,草拟官员机要,抄发章疏等琐事,愣也是没让这根上没正形的雄性生物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正人君子。

     于是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畏惧正室嫡妻,却在外养了个不是什么正经出身的外室,造就了“虞明徽”的悲剧。

     虞明徽对待这位不太负责任的渣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蓝氏是刻薄的,对方更是无情。

     一个曾连续外任,在地方上主持公道,修水利工程,奖农商发展,造福一方的官老爷。

    因政绩优异,后被提拔为京官的士大夫,却可以做到连亲儿子的生死也置之不理。

     这未必太过矛盾。

    对一个穷困之家的普通人可以伸以援手,对内选择性无视嫡妻对庶子女的伤害。

    虞明徽很想冲过去质问这位老爹,这么不喜欢自己,为什么要去祸害他和那位已经在记忆里淡忘的娘亲。

     当然这一切也只能想想而已,事实上重生到现在一年有余,虞传矩这位亲爹并没和自己多说上两句话。

     每次也就是在不得已的大家庭聚会中,关照虞明靖功课的同时,带着探究又深沉无望的目光扫视一下他这位懦弱无能的庶长子。

     起初虞明徽也想主动出击,去和老爹好好谈一下自己的待遇和前程问题。

     后来经过一步步的相处,再加上记忆里那些没有彻底消失的痕迹,全然表明这位无情的父亲是在故意放纵大娘子的刻薄。

    简单理解就是成年离家之前,只要不出人命,随便怎么折腾都没问题。

     虞明徽很是无语,几次想想着干脆重新投胎算了。

    可奈何一句好死不如赖活着,愣是僵持在现在! 好吧!当天得了消息,回去等待再次传唤的虞明徽呆愣的坐在窗前,感觉自己无论如何都倍凄凉。

     亲爹和嫡母都如此不靠谱的条件下,前程和生存环境还是靠自己努力吧! 作者有话说: 古代士大夫阶层爱官声远远大于爱孩子,尤其是出身不上台面,没什么前途的庶出孩子。

    呃……还挺正常的,管饭吃,管孩子有命可以活已经不错啦! (红楼梦里贾政对庶子贾环就是放养式教育,估计连对宝玉一半的心力都没付出在这位不讨喜的庶子身上。

    所以贾环长歪也不能全怪赵姨娘坏心眼,在全家不公平对待下,看着所有人千宠万宠于宝玉一人,再加上老妈天天抱怨诅咒,下人们给小鞋穿,肯定心里就阴暗了。

    ) 第21章藏拙 虞传矩为人甚是圆滑谨慎,有些才智。

    自来富贵人家的纨绔公子哥们从小便在花花世界里迷了眼,显少有自制力走科举之路,最多也不过让家里花钱捐个闲职。

     偏他自有繁盛家族之心后,愣是憋出一身文人的风骨气节。

     当初不愿小女儿低嫁到江南之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