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0章

首页
    郡最贫困的乡里做了三年的啬夫,比起诸葛亮因“得罪”曹侯而受罚的谣言,戏志才更相信,这是一种“优待”。

     曹侯没有继承人,这不光是长安朝廷,也是她治下千万吏民学子所忧心的问题。

     保守派认为,曹侯会将“帝师”的身份一以贯之,直到天子的后代降生,以此延续她的理念和权柄。

     激进派认为,曹侯会篡权夺位,改汉天下为家天下,亲自诞下后代,延续血脉和传承。

     但根据戏志才的观察,他怀疑,这位“继承人”,会从“民间”诞生。

     准确来说,是从曹侯的格物院,或者姑臧君的凉州田庄一系的孩子里面,挑选出来。

     当然,曹侯自己尚且年轻,不出意外,再为国奋斗个三十年不成问题,如今时局一日一变,往后的日子谁也说不清。

     不过聪明人总是未雨绸缪的,难得有机会试探上意,戏志才当然不会放过。

     “我只是希望令姑臧君知晓,我对阿亮并无恶意,反而很是欣赏呢。

    ” 段宁听见外面传来铿锵有力的宣誓声,什么救命之恩,什么以命相报,什么愿为效死云云。

     “有理想,有能力,又愿意脚踏实地,确实是难得的人才。

    ” 戏志才一愣,他都已经做好猜谜的打算了,没想到姑臧君不但没有当谜语人,还如此真诚地夸赞诸葛亮。

     难道是他想错了? 谁知,更令戏志才吃惊的,是姑臧君之后的一番话。

     “让他去基层的确是她的主意,”段宁道,“他做得很好,城子村符合耕种条件的田地都拓出来了,不仅如此,他改进的风力水轮车,还帮整个莱芜镇去岁的产粮提升了一成。

    ” “所以这次我让他一起来了,毕竟如今这世道,光讲理是不行的,还要会讲武。

    ” “可……”戏志才哑然,曹侯和姑臧君如此认可诸葛亮的能力,如果真是他想的那样,为何会将此事告知与他? 果然,段宁话锋一转,道:“他很出色,如果他能一直这么出色下去,封侯拜相,青史留名,都不是希望渺茫的事情,但如果是你想的那个,我也可以告诉你” “他的年龄不合适。

    ” 啊……竟是如此…… 竟然是因为年龄吗?! 仔细一想也是啊,曹侯未及而立难掩风采,诸葛亮不满弱冠略显颓势,这个年龄差,阿亮确实很难作为继承人候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