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1章

首页
    二人对视,老尼重重地拍了一记他的手背,丢了胳膊:“戚氏家训,居安而思危,处盛而虑衰。

    少公子万不可耽逸乐而忘志,还应奋勉以图进。

    ” 戚寒野执晚辈礼:“嬷嬷说的是,寒野谨记。

    ” 老尼缓缓往前走向佛堂。

     戚寒野亦步亦趋地跟着,问:“姑母缘何不在寺中?” “你来得不巧。

    ”老尼回,“小姐昨日夜里已离开了。

    ” 戚寒野心中有所预料,只是不愿相信:“她可曾交代去了何处?” “约莫是下了江南。

    ” “可给侄儿留下只言片语?” “只叫你好生想清楚,何为亲,何为疏,何为远,何为近。

    ” 老尼入了佛堂,放下经卷,整理佛像前供桌上的果品香烛,慢慢擦拭起香炉。

     身后人久未言声。

     直到前堂敲起诵经的梵钟,他方道:“嬷嬷,此间不光有亲疏远近,还有忠义信节。

    ” 老尼并未转身,长年青灯古佛相伴,她已眼空心空,再盛不下世间诸多繁杂:“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她有她的因,你亦有你的因,种何样因,得何样果,各自熬去吧。

    ” 戚寒野沉思一路,回到府邸,方掀开马车帘幕,绛萼遣的小厮匆匆来报,称那位来了。

     戚寒野面上不显,不等小厮搬来凳杌,兀自跳下马车,边走,边整理衣冠:“人现在何处?” 答曰:“在书斋相候。

    ” 书斋里尽是些兵书,或天文历法,地理方志,或四书五经,史学巨著,与老儒们经筵上所用的那些教科书别无二致。

     雍盛左右无聊,随手抽了一本痛苦地翻了翻,瞬间觉得老儒们生动的面貌跃然纸上,师训音犹在耳,惊吓之下,忙道了声罪过,啪地阖上,放回原位。

     满满的书架上,竟无一本可读之物,实在可恶。

     他愤而扭头,转去书案,见镇纸下压着一幅草书,引颈去看,写得端叫个瘦劲灵动,飘逸洒脱,一气呵成。

     “一微尘里三千界,半刹那间八万春……” 正念着,身后传来推门关门声,他清清嗓子立时噤声,转身的同时已经想好了兴师问罪的说辞,只是嘴还没张,就被猝不及防抱了个满怀。

     是檀香的气息。

     与记忆中的有些许细微差别,似乎更冷,更浓。

     这气息能抚慰一切,雍盛放松下来,收拢回袖中匕首。

     “去哪儿了……” 语未尽,便尽数泯于唇舌。

     雍盛被按在那大大的书案上,笔墨纸砚扫落一地,戚寒野掌着他的腰,援笔濡墨,在他光裸的脊背上题字,写的什么不得而知,只是狼毫柔软湿润,一勾一撇间,每一笔都像小动物在舔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