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待我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之时,常进寻了过来,偷偷问我,为何要去看世子名下的产业账目。
当得知我着手管账的时候,常进显得特别犹豫。
“嗯,娘娘可是同殿下商量过了。
”
“不曾,只是想帮他分担一二罢了。
”
常进这才告诉我,东宫产业比起前代,并不丰厚,加上东越王经常将东宫产业挪为他用,前些年太后便帮着管东宫产业了。
“怎么个挪用法儿?”我问。
“把田庄移平,盖个鞠幼院、养老园,或是直接把世子名下的进账纳入内库。
那时节,东宫日常生活都难以为继,太后一怒之下,就亲自管起来。
”
我去,克扣零花钱啊。
难怪相比于璀璨夺目的宸极殿,东宫显得些许老旧,甚至都没我住的椒房殿气派。
我只道是齐沐节省,哪知这个缘故。
“这些难道娘娘未曾听人说起?”常进反应过来,惊讶于我的一问三不知。
原主的记忆都是模模糊糊的,譬如说对于某人的记忆,只有个大致轮廓,至于细节,却是无处可寻。
我打着马虎眼搪塞过去,常进便问我为何突然提起此事,可是听到了什么。
当听说是明贵妃的意思,常进颇有些恨铁不成钢,还算委婉地劝我:“依奴才拙见,娘娘既然跟殿下一条心。
以后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最好是跟殿下商量一下。
需知这宫里步步都是坑,一不留神,便会酿成大错。
比如眼下这事,若是被太后、王上知道,怕是又有一场风波。
”
我颇为难堪,便想岔开话题,说齐沐这次押粮赈灾,百姓有口皆碑,想来东越王会慢慢改变些固有的看法。
闻此,常进的脸色更黑了些,纵是神机妙算如诸葛孔明也无法拖起一个乐不思蜀的憨阿斗。
“南澹州是左相的家乡,这次筹粮赈灾,他最为积极,加上殿下亲自督办赈灾一事,南澹州上上下下谁不鼓手称赞。
”
“这难道不好?”
“表面上看确实很好,但娘娘可知上一次赈灾是王上坐镇督办,因为地方疏漏,反而激起民变。
如今两相对比,殿下的处境更为不利。
特别是右相还上密奏,弹劾左相蛊惑人心,摇动王威。
如今,殿下将此事办得越好,王上心中的疑虑怕是越难打消。
”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右相老是会针对世子,难道他不为自己以后考虑,如今东越王没有第二个儿子,世子到底会成为王。
常进冷哼,说所谓权谋更多的是鼠目寸光,只管当下。
右相或许并不是针对世子,只是打击左相时带上了世子。
在右相眼里,世子并没有那么重要,可以说没有自己的党派利益重要。
还好有常进,让我能看清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