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3章

首页
    头行动,假扮商人在各县摸底,体察民情,由鬼谷弟子为他们打掩护。

    主要是赵琨这边带着秦王政赏赐的仪仗,所过之处,看见的东西很可能都是地方官想给他看的,他需要眼线和一手情报。

     忽听张良问:“表兄,无恤是谁?” 赵琨接过张良递来的竹简,发现是一卷《孙子兵法》,“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句下边有小字注解——譬如无恤奔晋阳。

     看起来像黄石公的笔迹。

    应该是黄石公给张良布置的功课,小弟子出远门也不能耽误学习进度。

     这一段尉缭也教过赵琨,“无恤就是赵襄子赵无恤(毋恤)。

    ” 张良不解:“地利不如人和,为什么要用赵襄子奔晋阳来举例?” 赵琨组织了一下语言,娓娓道来:“韩赵魏三家分晋的故事听过吧?其实在晋平公时期,晋国有六卿,分别是韩、赵、魏、智氏、范氏、中行氏。

    后来范氏和中行氏被打散了。

    剩下的四家,以智氏最为强大。

    智氏的掌权人智瑶让韩赵魏三家割地给他,韩、魏两家虽然都选择委曲求全拱手奉上城池,但心怀怨愤,只有赵襄子拒绝割地。

    于是智瑶领着韩、魏两个小弟一起攻打赵氏,声势浩大。

    赵襄子一对三打野战非常吃亏。

    ” 说到这里,赵琨故意顿了一下,然后才低声笑道:“阿良猜一猜他是如何应对的?” 张良:“他选择逃到晋阳城,固守城池,让那三家打最为消耗兵力的攻坚战。

    ” 赵琨毫不吝啬地竖起大拇指,“对,赵襄子准备开溜,问他的随从,投奔哪里比较好?他的随从提议,长子城的距离最近,而且城墙坚厚高大,城防完善。

    赵襄子不赞同,他认为百姓筋疲力尽才修好城墙,又要百姓舍身忘死地为他守城,百姓岂能与他同心?随从又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