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首页
    赵琨私下练习许多天,仍然不能完美地模仿发音。

    好在小孩子吐字不清晰,偶尔听不懂人话、词不达意、走音跑调,也没人会多心。

    顶多认为他脑子不太好使。

     而且王博士上课喜欢照本宣科,直接读一遍原文就完事了,根本不讲解含义。

    一堂课干巴巴地“念经”一个时辰,也就是两小时。

     将近两小时一直处在如听天书的状态,谁能不瞌睡? 赵琨也曾挑灯夜读,然而…… “臣强于主奸可论比殴主……”——秦《法律问答》。

     赵琨抓狂:什么玩意? 写在沉甸甸的竹简上,拿久了胳膊都酸。

    这种十分质朴的手抄本,文字需要竖着读,篆书,先秦文言文的难度,懂得人都懂,关键是整篇找不到一个标点符号。

    看久了,摇曳的灯火晃得人眼睛难受。

     这个时代所有的书,都没有标点。

    文字居然还没统一,一个“安”字,燕国、齐国各有两种写法,三晋有四种写法。

    一个“马”字,七国一共有二十多种写法…… 对穿越人士一点也不友好!万幸七国的文字都源于西周的金文,尽管有一部分“异形”演化,但是“兄弟姐妹”之间勉强可以相认。

    当然也有认不了的时候,据说秦始皇一统江山以后,他的诏书发到桂林,当地没人能看懂,所以李斯提议统一文字。

     突然变文盲,赵琨有点慌。

     他虽然算不上那种十项全能、样样拔尖的超级学霸,但他是个成绩还行的校霸。

     小时候爱逃学,成绩只是一般般,打架1v5完胜。

    班主任管过他一回,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将他骂得狗血淋头。

    于是他叛逆了,又多旷一节课,把班主任的车胎全扎漏了。

    从此没有老师管他。

    家长经常去篮球场、网吧之类的地方逮他,骂过也下狠手打过,甚至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