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知道这规矩,即便是山民临时歇脚,用了柴火也会自己补上。
山里讨生活的都不容易,多留一捆柴火也是结一份善缘!
往后的山路,果然越发崎岖,好在不用绕,直接爬坡翻山。
驴子驮两个大筐,柏苍背着背篓还挑两个筐子。
为着背东西,两人临出发前还吵了几句。
谢烨不了解的是,都这么累了,为啥要带一大捆竹皮回去?吃饱了撑的?
柏苍沉默,只埋头收拾东西往箩筐塞。
谢烨双手叉腰在原地转圈,默念:自己选的路爬着也要走完,自己选的路……成功将自己劝得平息火气后,又在柏苍收拾好的箩筐乱翻。
柏苍自然是拗不过她,只得看着她将草药包、盐包、干粮布袋、水囊、镰刀斧头竹筒等乱七八糟的收拾在一个背篓自己背。
征用了对子房一个背篓,谢烨理直气壮指使人,“你给人补上。
”
“好,下次来补一个。
”柏苍只有应话的份儿,不过,在谢烨看不见处努力压制嘴角。
估计往里的山路经常走,虽不平坦宽敞,但能看得出是路。
驴子在前,谢烨走中间,后面柏苍背筐又挑担。
走着走着实在走不动,跟柏苍换了位置,“你先走,到前面放下歇一歇等等我。
”
……
也不知何时,队形成了驴子慢悠悠自己走,柏苍走在最前,赶一大段路放下扁担箩筐返回来接谢烨。
如此往复。
路不好走,好在柏苍每晚都能找到对子房,能做热饭吃,有床板躺着歇息,后面五六日的路,谢烨觉得还成,不算太累。
只是,这种赶路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将对子房里里外外看了一遍后坐在火堆边,她捏着小腿问道:“还要多久啊?”
自离开上南坡村算起,已经有十天了。
在山里钻了十天了,连个村子的影子都没看到,说不丧气是假!
“明儿说不定能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