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山村人家 第6节

首页
    她担心,冯小河只浅浅透了点风,说城里工作太辛苦,有可能会回老家来。

    老太太当时还吵了他一顿,说他“吃了五样想六样”,差点给他上忆苦思甜课。

     “欠了公家的钱,还账是应该的!”老太太掀起蓝格罩衣,从里面夹袄的口袋掏出个塑料袋来,把袋子打开,里头是花手绢包着的一本存折。

    她把存折递给佳慧,“你们每次回来看我都给钱,我也花不着,都替你们存着。

    现在正是要用钱的时候,这点钱虽少,也给你们填补填补。

    ” 佳慧看着存折,眼有点酸。

    上头存着五万多块钱,老人家一生的积蓄都在这儿了。

     上辈子老太太也是佳慧最敬重的人。

    她虽没读多少书,但性格刚强,哪怕中年丧夫、老年丧子,都没把她击倒。

    当年冯小河的父亲去世没多久,母亲就想改嫁,所有人都无法接受,也是老人一力主张,让她带着大部分抚恤金嫁给了现在的丈夫。

     “为人公道”是很多人对她的评价。

    临终前老太太也是这样,把几间老房给了女儿女婿,因为她住乡里,女儿照顾得多;把存折给了孙子孙媳,因为上头的钱都是他们给的,她一分都舍不得用。

     “奶奶,我们有钱!”人到中年还不得不接受长辈的资助,这一刻冯小河感觉到了狼狈。

    但谢天谢地,前几天挣的三千块钱重新建立起他的自信,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火气,把在市里的经历讲给老人和佳慧听,当然也刻意夸大了前景的美好,“您看,我两三天就挣了三千!我是回老家了,可又不是不能挣钱了!你那点老本留着自己花,谁稀罕你的!” “真的?”两三天就能挣三千元,这让老人悬了一夜的心得到了有效的安抚,——她的孙子以后大概并不会穷困潦倒了。

    但老太太转而又疑心他们没说实话,“我听春平妈说,你们欠了公家几百万。

    这么快就还完了?你们别是骗我!……事情已经做下了,我也不骂你,骂了也无用。

    一家人齐心合力地还债,总有还完的时候。

    ” 直到冯小河和佳慧再三向她保证,老太太神情这才缓和下来,依旧把存折塞给佳慧,“孩子,这点钱你拿着,还得修屋哪,处处都要花钱。

    手里宽绰点总没错。

    ” 冯小河还要说话,佳慧朝他使了个眼色,“哇,您还攒了这么多钱啊?”她捏着存折夸张地挑眉,“真给我了?真给我我就用的啊。

    奶奶,我说实话,我们也就是这一两年艰苦点,等你大孙把香菇厂开起来,挣了钱再还您啊?” 老人家看佳慧笑吟吟的,心里这才好受点,瞪她一眼说:“谁要你还!你还怕我没饭吃?菜是自家种的,鸡是自家养的。

    你奶奶现在还能动,不用你们养!” “得亏您今天来了,我正要跟您商量个事,”佳慧又说:“我们那房子正在装修,天天忙得团团转,都没人看着七宝了。

    工地上到处是砖头瓦片,肯定不能带过去。

    家里大姑要忙家务,还要做饭,也没空。

    我这两天正发愁呢。

    ” 她故意显出愁容来。

    老太太要强,不愿意成为孩子们的负担。

    如果说要接她来养老,她肯定要谦逊推辞。

    但若说需要老人出把力,这自然是当仁不让的。

    当下老人就满口答应了,“七宝不是还有我这个太太么?你放心,我给你照顾得好好的。

    ” 第9章四月忙 一连七八天都很晴朗,漫水桥边的老房子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下,逐渐焕发出新的光彩。

    厨房的屋顶在换了新椽子后,重新铺上了红色机瓦。

    二楼屋顶也早就修缮完毕。

    这是外面的情形,屋里的改动更大。

    北面楼梯旁的小房间,佳慧让人装了下水道,刷了防水,在楼上楼下各改出了一个卫生间。

     再就是堂屋,之前堂屋的采光主要是靠前面的两扇门,一旦门关上了,屋里就会非常暗,因此佳慧让人在正对大门的墙上砸出了几扇窗户,整个屋子的光线一下子非常明亮了。

     厨房那个破旧的小木窗当然也拆了,改成了两扇大玻璃窗。

    佳慧还让人在墙山头又砸出一扇门,因为柴禾都码放在那边,留个门出去抱柴禾才方便。

     装修房屋就是这样,计划赶不上变化。

    计划中是怎么省钱怎么来,真到了装修的时候,又觉得墙都铲了,屋顶都换了,不砸出个门啊窗户啊什么的就太遗憾了。

     房子的窗户都是老式木窗,一楼潮气重,很多木头都腐朽了,佳慧看过之后,请师傅来全部换成了塑钢门窗。

    但是房间的木门和二楼的门窗,但凡能用的,佳慧都保留了。

    一来当然是为了省钱,二来佳慧也觉得,这种旧旧的房子配上这种老式的窗户和门其实更好看。

    ——当然前提是重新打磨上漆,再把生锈的合页和门锁等五金件全部换掉。

     姑爹带着乡亲们把屋顶盖好了,水电也改造好了,就开始清理房屋的地面。

    屋里开裂的水泥块要用尖镐刨起来,用筐挑到外面。

    厨房原有的土灶台也要拆掉。

    所有的旧家什也全都抬到了晒谷坪上。

     这些家具要么式样太过古老,要么被虫蛀得瘸胳膊断腿,总之姑爹觉得都可以劈掉当柴烧了。

    但佳慧叩着木板看过后,发现好几样都是老实木的,其中那个三开门的衣柜,还有一条污渍斑斑的八仙条案,还有厨房那个老式碗橱,主体还很坚固,于是决定把它们留下来改造一番。

     把一楼水泥地刨完后,姑爹这一拨人就回家忙地里的活儿了。

    茏山镇这一带是一年两熟。

    每逢五月,就要割小麦油菜,整田插秧。

    漫水桥的工地另换了一批人,是专做水磨石地砖的施工队。

    工人们先在屋里铺设找平砂浆,经过一两天的养护,再把水泥和碎石搅拌,铺上去打磨。

    打磨了好几遍后,整个地面变得非常平整光滑。

    水泥里的白色石子被磨出不同形状的切面,点缀在深色中,灯一开,像是满天的繁星。

     施工队跟他们约了几天后过来打蜡上光,这边的活儿就算忙完了。

    之后工地的活儿就要暂时停两天,因为佳慧也要去姑姑的田里插秧了。

     农村现在已经有很多机械代替人力了。

    比如收麦收稻时都能出钱请收割机,耕田打耖也有拖拉机,但插秧还是多以人力为主,尤其这种丘陵地带,有些田在狭长的山谷里,插秧机操作不便,还是手栽比较快。

     早上天还没亮,人们就起了床,把秧苗从秧床上连根扯起,扎成一束一束的,用拖拉机或三轮车拖到田边,移栽进稻田。

    忙乎两三个小时后,太阳出来了,才能抽空回去吃个早饭,家里离田远的,把饭菜带到田边来吃的也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