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山村人家 第19节

首页
    但在姑爹眼里,冯小河学的那些知识还是很有用的。

    比如前几天,他们每天都要在白天把大棚薄膜盖严实,到傍晚再通风透气?。

    这是老祖辈传下来的规矩,以前姑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冯小河这次就给他解释清楚了:这是要造成?昼夜温差,一般温差达十度左右,才能最?好地刺激菌棒出菇。

    了解了这个知识点以后,他们的行为?就有了依据,能够严格控制温差。

    就几天功夫,菌棒上果然冒出了密密的菇蕾,对此姑爹是很服气的。

     今年?香菇行情好,大家对厂里那几万根菌棒都满含希望,冯小河吃完饭就又去厂里了。

    其他人在姑姑家消磨了大半天,临走前姑爹又塞给?他们一大袋炸肉丸炸茄夹什么的。

    一行人往外走时,忽然听到村里传来了哭喊声。

     “这是怎么?了?”奶奶往声音来处眺望。

    就见远远的一幢房子?前,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向一个年?轻男人哭诉,旁边站着一个五六十岁的女人。

    几个人吵得高一句低一句的,也听不清说什么?。

     “又闹起来了!”姑姑小声嘀咕,“还不是宋三婆那家子?。

    必定是她?儿媳妇寻茬子?跟老人吵架呢。

    ” 宋三婆这称呼听着略显耳熟,佳慧盯了老人好大一会儿,才记起来,刚回?村时她?在半路上还载过老人一程。

    她?忙问?:“咋回?事啊?那男的是谁?” 姑姑送他们一行人出村,路上便简略讲了讲,原来宋三婆跟儿媳的矛盾由来已久。

    她?生?了两个儿子?,二十年?前分了家。

    那时宋三爹也还健在,儿子?们抓了阄,决定家里两位老人该谁养老。

    最?后宋三爹分给?了老大,宋三婆则跟着老幺过生?活。

    没上几年?,宋三爹一病呜呼,宋三婆却命硬得很,早两年?把小儿子?都熬走了,她?还一直活着。

    幺儿媳妇就越来越不满了,觉得自家吃了大亏。

    虽说当初是自己?运气?不好抽中了老婆子?,可老幺都不在了,凭什么?要她?一个儿媳来养老人?老大还活着呢!老大媳妇却反驳说,他们家已经送走一个老人了,凭什么?另一个也要他们养老送终?再说了,老婆子?原先身体好时,只肯帮幺儿子?一家带重孙,何曾帮过自己?一把?既然她?一碗水端不平,自己?为?什么?要管她??两妯娌各有各的理由,谁也不服谁,明?里暗里斗法,最?后苦了老人。

     “前几年?老幺家里盖了新房,全家人都搬进去,只叫宋三婆一个人住那间又窄又小的旧偏房!”姑姑边说边摇头,“两家人一年?上头一分钱都不给?老人,就给?两袋米。

    宋三婆可怜哦,自己?砍点柴禾做饭吃,一天就烧两顿饭,早上吃顿热乎的,晚上为?了省柴禾就吃冷的!有时候我们看不过眼,园子?里有多的菜给?老人送过去一点,她?幺儿媳妇还要骂,你那么?好心,怎么?不把老不死的接到自己?屋里住?” “这种不孝顺老人的人家,村里人不骂么??村干部不管么??”奶奶听了气?坏了。

     “那刚才跟宋三婆说话的不就是队长?”姑姑哼了一声,说:“现在都是各家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队长说他们两句,都不听,人家拿他们又有什么?办法?” 奶奶便愤愤地闭了嘴,外婆还在频频回?首,眼睛润润地感叹:“作孽哟……” 因为?这件事,奶奶一路上都很沉默。

    佳慧知道她?心里不好受。

    不光是为?处境艰难的宋三婆,肯定也会联想?到自己?。

    她?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子?早早地走了,儿媳妇撒手改了嫁。

    所幸现在有孙子?孙媳照顾自己?,但老人不免会觉得,自己?活这么?大年?纪对儿孙都是个拖累。

     两个小姑娘还不理解这种事,都在后座上逗狗玩,不时发?出朗朗笑声。

    佳慧见奶奶郁郁的,正想?开口安慰安慰她?,就见奶奶回?头看了看后座,小小声对她?说:“等我老了不能动了,你们别到处给?我治病。

    我不花那个钱,早死早安生?。

    ” 佳慧便吞下安慰的话,故意斜她?一眼,说:“这话您当着冯小河的面说去,我又不是当家人!” 奶奶听了,又忍不住要笑,说:“你怎么?不是当家人?我看你就能当冯小河的家!”又感叹:“我命好,孙子?孙媳妇都孝顺我,不像宋三婆。

    现在就巴望老天爷不要让我晚年?得什么?病,病了磨人,还连累子?孙!” “您求老天爷不如求自己?,”佳慧很不客气?地道:“今天的药喝了吗?牛奶喝了吗?” 车停了,奶奶悻悻地进屋去了。

    过了片刻,外婆坐着电三轮也到了。

    姑姑把人送到,即刻要走,却被佳慧叫住。

    佳慧思量了好大一会儿,才说:“您回?去问?问?宋三婆,看她?愿不愿意来香菇厂做工。

    ” 姑姑怔了怔才说:“这有什么?不愿意的?就是……她?年?纪都八十多了,你不嫌弃?” “这有什么?好嫌弃的?”佳慧说:“反正是按计件拿钱,她?哪怕一天挣个三五十块呢,买点煤买点菜,也能过生?活。

    ” 姑姑便欣然道:“好,我同她?去说!摘香菇又不费力气?,这是再好也没有的,她?必定同意!” 边说边把三轮车调了头,兴冲冲往回?开,佳慧看了忍不住朝她?大喊:“慢些开!几十岁的人了开那么?快做什么??” 姑姑远远地应了声,象征性放慢车速走了。

    佳慧跟外婆手牵手回?家,就见奶奶已经在厨房冲好了两杯牛奶,见外婆进来,忙忙地招手,“来哦,老妹子?,趁热喝一杯,免得有人又要说咱们不懂事了。

    ” 趁两个老太太喝牛奶,佳慧又告诉奶奶:“我让姑姑到时把宋三婆喊着,一起到厂里摘香菇。

    ” 奶奶听了也是一怔,叹气?说:“也好。

    人哪,手里但凡有点钱,活得也硬气?些。

    ” 外婆也说:“什么?时候我们也跟城里人一样,手里有退休金就好了。

    ” 在农村,过了65岁的老人现在每月可以领到六十块钱。

    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好事。

    但这点钱对大多数老人也确实起不了什么?作用?。

    佳慧心里暗自盘算,等卖香菇挣了钱,第一件事就是把奶奶的五万块还回?去,再打听打听,给?两位老人买点合适的保险。

    奶奶说得对,一个人手里有了钱,才会活得硬气?些。

     十二月中旬,香菇厂开始采摘第一茬菇。

    一根根菌棒上,冒出了朵朵香菇。

    采香菇不能等它的菌盖完全张开,而是要在菌盖和伞柄刚刚分离时,就立刻摘下来。

    这时采下来的香菇,不仅分量足、菌肉厚,还没有过多消耗培养料的养分。

    香菇采摘下来后,还要进行分类挑选。

    第一等的菇,是那种菇面完整有花纹的,且肉质厚实没有翻边,这种香菇被挑出来,修剪伞柄晒干后,就是市场上所谓的花菇。

    次一等的香菇就是那种菇面完好但没有花纹的。

    菇农们卖的新鲜湿菇大多是次一等的,花菇都要挑出来做干菇,晒干了好看,价钱也更好。

     听说姑姑去请宋三婆时,老人还哭了一场,千恩万谢的,只是唯恐自己?年?纪太大,拖累了他们。

    姑姑本来还觉得,凭劳力吃饭,有什么?拖累不拖累的。

    可到厂里后,冯小河悄悄把她?和佳慧拉到一边,责备道:“你们胆子?也太大了,老人要是万一在厂里出点什么?事,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姑姑这才想?到,老人活着固然没有子?女理会,但若是在外面有个三长两短,立刻便会跳出许多孝子?贤孙,来为?她?鸣不平,顺便争得一笔赔偿金。

    冯小河这个小厂可经不起这种折腾。

    她?想?到这一点,脸色都变了,转头去看佳慧,就见佳慧气?定神闲地笑:“不至于,我看宋三婆这样子?,再活十来年?也没问?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