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招财进我 第122节

首页
    白问:“你们这重男轻女很严重吗?” 陶竹知道蒋俞白这么问的原因,她摇摇头说:“不是,外婆是外公的童养媳,外公一直都不喜欢外婆的,原来还想娶别人,是外公的妈妈,也就是我的太太,在你们北京叫太姥姥吧,很喜欢我外婆,外公才娶外婆的。

    ” 蒋俞白的脚步顿了一下,脚下的土路因为他的忽然停下扬起一片土,土灰色粘在他黑色的裤脚上,像是昨夜星辰的缩小版。

     他问:“他们哪年的?” 陶竹:“这个我不知道哎……” 蒋俞白大概知道王雪平的年纪,从王雪平的年纪推算了一下她父母的年纪,得到的结论让他有些惊讶。

     西风东渐后,蒋俞白以为童养媳制度是上个世纪就已经消失的糟粕,很难想到,在今天,偏远的农村仍有童养媳的存在。

     他见过大千世界无限风华尚能波澜不惊,却被脚下农村的生活打破了认识。

     从这个角度来说,陶竹想在这里做什么,他都无权干涉,因为他没有陶竹懂得这里的环境。

     陶竹带着他来了大龙山上的希望小学,老旧的建筑,□□在山巅。

     上上下下几公里,就只有这么一个学校。

     这里不比北京,进进出出都有专人看守,各种先进化设备,守护着祖国的花朵。

     墙壁裂了缝的平房,划出岁月历史的痕迹,铺着细小石子的尘土操场,任人随意进出。

     他们的穿着打扮明显不是这里学生的家长,老师从玻璃里见到来人,让班长带着读书,出来询问。

     “你们是来检查的吗?”老师问,“我还没收到通知。

    ” 在孩子们好奇张望的眼神中,陶竹否认了老师的猜测,并跟老师说明了来意。

     因为临时起意,陶竹没有申请任何批文,老师没有让他们进教室,但也没有阻拦和驱赶。

     在孩子们课间活动的时候,陶竹找了几个孩子询问他们对未来的想法。

     以前陶竹在繁春的时候,听到这样的问题,身边人的梦想还很单纯,想当科学家,当老师,当农业学家。

     时光荏苒,再比陶竹小的孩子,他们的梦想在环境变迁引导下,成了当明星,当网红,当博主。

     而当下,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朴素而简单,他们想“打工”。

     陶竹大学毕业那年,在大厂实习时,身边同时也会调侃自己是“打工人”,但是衣着光鲜,工资动辄上万的打工,和孩子们口中的“打工”俨然不同。

     这些孩子甚至并不知道什么叫“打工”,他们只知道,“打工”可以赚到钱,可以住暖和的房子,可以给常年卧床的家人看病。

     在陶竹问过他们之后,排成一排的孩子们也有许多问题想问这个漂亮的姐姐。

     和普通的贫困山区还不一样,由于大龙山有塌方,除了偶尔会有人来支教之外,很少有外人会来这里。

     他们争先恐后地问陶竹:“姐姐,你真的是从北京来的吗?” “北京什么样呀?” “姐姐你坐过飞机吗?摸到云彩了没?” “北京的房子也是这样的吗?是不是很高很微风?” “北京的人是什么样的呀?他们高吗?” 一个又一个听起来抽象的问题,问红了陶竹的眼睛。

     可她耐心的一个个回应—— “我不是北京来的,我是从繁春去北京的。

    ” “北京啊,很大,和大龙山一样大。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