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第143节

首页
    迫不得已,军工厂那批之前组装发动机的人,要全部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了。

    而这加工的任务,罗成是直接交给赵主任负责。

    增加新的生产线,全力开工。

     其实选择让义安汽车厂生产装甲车发动机,上面也是讨论过的。

    义安属于内陆,这发动机生产出来,光运输就很吃力。

    一般的情况下,就是就近生产,找一些单位各部件下单制作,然后军工厂只负责组装的。

     但汽车厂有一个目前所有厂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汽车厂有很多大货车。

    而且载重量和速度,根本不是济城那边才刚勉强仿造成功的加车头才九米长的车能比的。

     加上汽车长的货车现在在很多大城市到处跑,很多小孩看见了,都说火车跑到马路上了。

    很到单位想问汽车厂买这样的货车,但汽车厂目前只自用,要买的话,得等,起码等几个月后。

     也就四九城那边,有些霸道,直接强行扣留了汽车厂一辆送空调的大货车。

    而扣留了汽车厂的车不说,人家还打电话把义安这边上面的省区领导给骂了。

     人家济城在今年二月份,也是在刚过完年,从新试制了几台货车。

    总结了上次失败的原因,基本细节都做到位了,然后这次试车也终于通过了测试。

    再然后,各地大量报道,国内终于有了自己生产的货车了。

     而你他娘的,如果不是让汽车厂送冰箱和空调来四九城。

    人家都不知道你都直接搞出了十二米的大货车,最主要的是还不是仿制的,车比人家大,跑的还比人家快。

     人家的自主生产,还是要依靠向各企业采购部件。

    而汽车厂呢,除了一开始在天户定了一台船用发动机。

    现在发动机都是自产的,水箱油箱也是自己设计自己生产。

     不扣你的车扣谁的,直接扣住了车,在四九城那边人家在找记者主动给汽车厂报道这十二米的大货车。

    甚至直接放在了某展示区,供人参观,这是国内工业新的成果,我们在迎头而上。

     汽车厂有‘大型’货车,这是军工业让义安汽车厂加工v16柴油发动机的主要原因。

    次要原因就是,罗成是半个军工人,发动机是他设计的,也会组装。

    省的军工厂把发动机分解成各部件,然后再找其他企业加工了。

     罗成问戴天德,自己接了这订单有没有什么好处。

    要知道这订单发过来,那边早就把各部件的成本核算的很清楚了,到义安汽车厂这边,还真没多少利润。

    生产那么大的一台发动机,光发动机就上吨了。

    挣的利润还不如一辆三轮货车。

     其实生产v8发动机就够闪避者装甲车使用了,毕竟单纯的闪避者跟后世装甲车拳击手比,已经减少了几个模块了,自身重量也轻了很多。

    但谁让罗成把拳击手的其他模块设计图留给了617厂的人呢。

     人家都说了,等最近的事件处理结束,其他几个模块也会改造开发出来的,罗成设计的另外几个模块非常有用。

    所以为了以后便于改造,发动机还是一步到位,直接v16。

     戴天德一直认为罗成不适合在部队,不适合在军工业。

    就凭罗成这主动要好处的行为,根本就没有一点奉献精神。

    何况订单发给汽车厂,又不是不给钱。

    不过换句话来说,除非一直长期让汽车厂生产这款发动机,否则那些利润,还真不够汽车厂增加的生产线的钱。

     当然了,增加了新的生产线,也可以生产其他型号发动机的,在罗成那边亏是永远不会亏的。

     最后,戴天德告诉罗成,这明面上替军工业加工东西,没什么利润。

    但实际上,这是在混资历。

    是军工业在给汽车厂这边背书,如果以后有人扰乱汽车厂或者工业区的生产。

    罗成是可以借用这合作关系,直接去当地部队调人来的。

     影响普通企业生产和军用设备生产,性质完全不在一个等级。

    到时候工业区真有什么乱子,哪怕跟生产装甲车发动机没有关系,你也可以来一个指鹿为马,指鼠头为鸭脖。

    真想把人往死里整,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罗成不是想要新的钢材嘛,用在这发动机上肯定是可以直接申报到的。

    然后再顺带把自己的那点需求量申报上去,人家考虑到这次为军工方面的贡献加自身需求的确是提升性能上面,基本上会同时批下来。

     如果没有军工发动机这事,就算申报了,要批下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获得。

     所以这事情呀,别说还有一些利润,就是没有利润,也得做呀。

     第294章我们不一样 天气越来越炎热,义安这边也开始早晚都有些热了。

    就连北方,白天也热。

     现在,全国各地的人民都高些着。

    因为大部分地区粮食快要收割了,今年有不少雨水,粮食要丰收了。

    总算度过了三年的饥荒了,而且现在热是热,但凭借目前的蓄水,很多地方都不用担心秋季的播种和丰收了。

     但这只是目前第一季的丰收,暂时也只是能缓解很多地区吃饭的问题。

    城市居民在这两年已经下调了定量。

    要恢复定量的话,起码得再等上一季。

     最近戴茜茜那边的工作倒是慢慢发展开来了,招收了十来个文艺兵了。

    部队里的军工子女,基本都是女的,男的人家更愿意安排去当兵,有照应。

    部队里也招了几个演员表演会唱歌的男兵。

    另外就是烈士家属这边也物色了几个过来。

     义安文工团的小队伍算是拉起来了,但一个电影还在拍摄。

    这年头胶卷贵,又没什么特效。

    拍一个镜头还经常要提前预演一遍,场景布置也慢。

    不像后世,差不多就直接拍,出现不对的地方就喊咔。

     按照戴茜茜的预计,起码得到八月份才能拍完。

    那时候小雨和诗诗就能在电影院里的电影里面看到自己了。

    当然了,罗成也是,罗成算是客串了一个角色,正面形象的。

    但也就出现一会,是一个年轻的军官,带着队伍路过剧情中的城市,吓的当地绅豪以为他们要留守在这个地方,而百姓们好像也看到了希望。

     但是罗成带的部队只是路过,顺手整治了一两个坏人就离开了。

    而小雨和诗诗演的是受欺负的女子,后来被财主欺负了,干活克扣工钱还不给饭吃,要去找部队的人揭发财主。

     财主发现两人不在的时候,听到是偷偷跑了要去揭发他,也吓的要命。

    可小雨和诗诗到了部队临时落脚点后,发现部队一大早就出发了。

    她们就去追赶,最后没追到,还被财主抓回去了。

     反正这电影就是演的解放前的某地方生活,后面又来了新的部队,这次是真的要整治当地情况的,但大家又害怕这次部队是来了又走的。

    很多人不敢乱说话了,不过在后面的宣传和开导下,大家勇于站出来的故事。

     内容是很简单,但这年头平头百姓就爱看这个。

    也能激发大家体会这得来不易的安稳生活。

     电影里饰演部队的人,可真都是从部队里调过来的。

    演普通百姓的人,也大多数是附近的居民,一些固定的角色,才是文工团那些人担任的。

    演员都是管饭,没一分钱片酬。

    之前也说了,文工团的人都是领工资的,工资也不可能从拍电影里的钱给。

     就算是管饭,也都是窝窝头,菜的话,罗成让龙津镇的合作社送了不少蔬菜和鸡蛋过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