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大。
”
杨越知道郭廖在说什么,十四班在新三连是出了名的吃货班。
山西人刘明亮一顿能造拳头大的馒头十六个,这在整个新兵营都是传奇人物。
偏偏拉个引体向上就跟吊大肉似的,用鞭子抽都上不去。
江苏人郭廖和他比不相上下,加上个胡吃海喝的蒙古人吉尔格力和疆北汉子张朝封,有这四个野汉子和“战斗力”本来就不俗的老孙,就能把剩下的三个南方兵一起平均掉了。
炊事班做出来的馒头,个大紧实,按照每人四个的量,其他班的吃了还能剩下喂猪。
唯独十四班的这帮糙爷们,能吃穷整个新三连。
“哟喂……”炊事班加菜的上等兵李良生刚好路过,一看十四班的盆又空了,便揶揄道:“老孙班长啊!果然强将手下无弱兵啊……这一天七块四毛八的伙食费,是一点都没浪费啊!”
“滚!”老孙低吼道,“再帮我打十个馒头来!”
“好叻!您请稍等!”李良生阴阳怪气地走了,老孙瞟了一眼面前的几个吃货,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
回了宿舍,杨越就觉得老孙头不对劲了。
听说前两天连长找过他,说是十四班的整个就是一窝酒囊饭袋,啥啥不会,跑跑不动。
来了都快一个月了……
“是二十七天。
”郭廖插了一句嘴。
老孙头一帽子就飞过去了。
“就你会算!”
杨越拉了一把郭廖,让他坐好别动。
老孙火冒三丈,“杨越,你动个屁啊动!我怎么说的!”
“要打报告!”
“……”老孙头捡了帽子坐了回去,痛心疾首的样子:“二十七天了!第一阶段五公里考核,全班垫底。
三十二分钟都给我跑出来了,怎么见你们的江东父老!”
吉尔格力:“报告!”
“说!”
“我是蒙古人!”
老孙头一帽子飞了过去,“蒙古人怎么了?啊!蒙古人怎么了?我就打个比方,你们在这逼叨叨,逼叨叨的……”
连长说了,三个月新兵期结束以后,每一个新兵班的班长都要被他们带出来的新兵成绩影响。
上等兵的影响年底转士官,士官影响来年的休假。
班长老孙是上等兵,他一直都想转个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