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5章 三百门大炮、平壤血战(1)

首页
    在整个平壤城中,日军总兵力约有一万八千余人,加上五千人的朝鲜新军,合计两万多人。

    最后,按小西行长的部署,平壤城的守卫中,日军以重兵扼守城的西北方位。

    七星门、小西门,普通门等地,均有三千人以上的日军把守,配备大量的火枪弓箭等。

     在城的东面,小西行长判断明军不会进攻,所以没布置多少人马。

    最后是在城南的南芦门、含毯门中,则是有五千人的朝鲜新军把守。

    余下由小西行长亲自带领,作为各门的预备队。

     布置完后,小西行长的自信心又回了来,根据他获得的情报,明军火枪的威力远远小于日军的火枪威力,以一些火铳及弓箭,想要攻打平壤这样的坚城,他们最终只能望城兴叹。

    当然,这是日军整体忽视了明军的火炮情况下。

    小西行长相信自己,只要稳守稳打,固守待援,最后胜利必将是属于他的。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八日。

     清晨,天气还是一样的寒冷,不过平壤城内城外,早己被大战前来临的紧张气氛所笼罩。

    此时,明军己是整队出营,个个披挂整齐,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城西外之地。

     此次援朝的四万余人中,大部都是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的骑兵,依明时军队情况,骑兵都是披甲。

    各镇骑兵中,不论是士兵还是军官,个个身着八瓣帽儿铁尖盔,身披连环铁甲,每人都是外形威猛。

    而且他们长年与蒙古人作战,都是各镇精选而出,可说都是骁勇之士。

     特别是辽东镇的辽东铁骑,更是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就是骑兵全持火器——三眼铳。

    三眼铳,以精铁打制,有三个铳管,捆焊在一起,射击时可连继发射,二十步内,火力强悍。

    由于三眼铳铳管短,铳膛大,所以很少有炸膛的危险。

    在马上连继三轮射击后,对面的敌人,很少有不垮的。

     就算敌人还不垮,虽说辽东骑兵人人配有腰刀,但似乎他们很少用。

    因为他们的三眼铳中都安装有长长木柄,使整铳达两米长。

    在射击完毕后,他们抡起三眼铳,就可当狼牙棒使用,谁被他们砸一下,不死也要去半条命。

    唯一缺点就是三眼铳射程不及步弓远,而且遇到下雨天气,真的只能作纯狼牙棒使用了。

    不过辽东骑兵中,也相当一部分人配有弓箭。

     黄来福看了后,很有感想,心想自己回去后,也可尝试一下这样做。

     此外,惟忠部领的浙兵,一身赤红的鸳鸯战袄,手持狼筅,长枪,鸟铳,藤牌,长牌等各种兵器,站在队列中,也是非常引人注目。

    还有来自福建的三千藤牌兵,每人左手中套着近两米高的藤牌,这种藤牌是特制材料做成,完全可以挡住任何火铳的射击,只是怕火炮的轰击。

    他们的右手中拿着长刀,腰间还别着十把阔口投刀,远看过去,他们在密密层层藤牌的遮掩下,就如一座藤牌的城堡。

     还有来自山西镇五寨堡的军队,也是牵着马,军将全身披甲,整齐而严肃地排列着,旌旗猎猎,如云般的随风飘扬。

    显示出一般强烈的肃杀之意。

     各色的传令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