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胶东风云

首页
    2炮兵分队,这些部队在德国参战后亦全部撤退到了青岛;另外,通过征集退伍侨民和志愿者,德国还额外募集了500人地后备兵力,虽然这些德国部队都称得上精锐,弹药、补给都十分充足,但还是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人数不足,无法应对高强度的连续作战,即便伤亡率可以控制,没有梯队轮换地话,人地疲劳却无法减轻,战斗力亦难以持久。

    ” 王士珍微笑说:“所以皇上才要求我们迅速将部队开进去,让德国人帮着我们守卫青岛。

    ” “这里面有三个变数:第一,德国驻军是不是能够真地如协定那样宣誓效忠帝国,肯不肯将所有的防御体系与工事都完整地移交给我国;第二,即便一切如愿,发生重大变更后地德军官兵战斗意志如何维系是一个考验;第三,如何能实现协同与联合作战?”蒋方震面有忧色地说,“这三个变数不能解决,要防守住青岛困难很大。

    ” “能不能将德国人全部撤下来,换国防军上前接管。

    ” “不能。

    ”王士珍摇头,“首先,青岛的防御工事如何布置,防御体系如何设计只有德国人最清楚,仓促间我们不可能掌握全貌;其次,大敌当前,我们即便能换防,也要提防日本方面随即而来的进攻,如果让鬼子乘虚而入就麻烦了;最后,这些炮台的摆弄十分复杂,我们哪怕知道了可能也无法发挥出战斗力。

    ”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何指挥作战?从理论上说,德军全部加入国防军成为禁卫军外籍兵团应该接受我方指挥,从现实上说,德军掌握整个防御的精髓,我方应该配合,应由他们指挥我们配合兵力才是。

    而且。

    ”萨镇冰顿了顿,“中德两国语言不通,士兵接受的训练迥异,协同指挥很困难。

    ” 所以今天召集诸位开这么一个会议,讨论如何接管青王士珍说道。

    “皇上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青岛一定要守住!” “我有个建议。

    从禁卫军抽调一个团3000人上去。

    ”良弼解释道,“禁卫军因为德国教官比例较高,无论官兵对于德国式指挥体系比较认可,会说德语的人也多,沟通相对容易。

    ” “那么,派谁担任指挥官呢?” “我打算自己去。

    ”良弼指了指自己,“我军衔比所有德国军官都高。

    容易取得他们地信任,而且我与众多教官相对熟悉,指挥、协调比较方便。

    再说,按照冰计划。

    禁卫军是第二梯队,有蒋方震和张绍曾两将足够指挥了。

    ” 王士珍沉吟片刻,说道:“这亦不失为一个策略,你打算带哪个团去?” “就带孙传芳他们团。

    这家伙是拼命三郎,当年武昌平叛对坚守亦有心得。

    ” “我看可以。

    ”萨镇冰说,“参谋班子还是要带一个,无线电也要带好。

    到时候可与舰队和前敌指挥部直接联系。

    ” 其余众人思索一番之后,觉得如此安排也较为妥当。

     “皇上有过指示,要防备日本人正面攻击不利而从侧翼迂回的套路。

    ”王士珍仔细研究了一番。

    “按照我的观点。

    这个可能性确实比较大。

    诸位有什么高见。

    ” “我以为日方如果要从侧翼迂回,可以有两个选择。

    ”哈汉章用教鞭在地图上点了两下。

    “第一是青岛西北的龙口地区,第二是青岛南面的崂山湾,又以北路较南路可能性为大,因此,在防御上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 “我命令,一切按原计划进行,除驻防青岛所部,禁卫军退居二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