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节 无条件的信心

首页
    我想,大多数人认为:最强大的信心,应该来源于对自己优点的发掘。

     正如,一位老师对你说:“你又努力,又聪明,没理由考不上大学的!” 或者一位朋友对你说:“你长得又高又英俊,性格又好,学历也高,没理由找不到女朋友。

    ” 对于心理疾患来说,如果明白了疾病是因为:父母的不和,导致自己人格偏离,过分维护母亲,而抵制父亲。

     那么,他只需证明自己父母的感情稳定,就一定能相信自己的病能够痊愈。

     这样,他可能会通过自己,或者外人来介入父母之中,了解他们,发现他们感情好的一面。

    自然就能获得信心,战胜疾病。

     我想说,这种获得信心的方式是非常合理和正确的。

     但是,不幸的是只存在于理想状态中。

     患者并非真正发挥了自己的积极面,而是刻意的。

     为何这么说? 因为患者总是要不断通过自己和外人,证明自己的父母感情好,他才能获得信心。

     一旦感情出现危机,依然能够让他疾病重现,非常痛苦。

     这说明他是在刻意逃避可能出现的坏情况(父母感情危机),而通过自己和外人不断证明父母感情的好,才能获得信心和快乐。

     这是一种刻意规避负面,通过不断重复的积极暗示获得的信心。

     这种信心是有条件的。

    条件就是——善于关注积极面,忽视甚至逃避负面。

     并非我要寻找的“无条件自信”。

     何谓无条件自信? 无条件就是:即使父母感情不和,他也依然能获得自己的快乐。

     所以,很多患者总是强调父母感情的破裂,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即使分析出病因又如何? 他们感情破裂已成事实,除非父母的感情能够永远和睦,并能弥补他所有欠缺的父爱和母爱。

     即便如此,患者仍然认为,已经伤害的爱,永远无法弥补,对病的痊愈也难以自信。

     我想说的是,他自以为对病因了解很深。

     事实却还是有所不知。

     健康和自信不能依赖于父母的主观意愿,就像人不能左右别人的意志一般。

     真正的自信:就是要:即使父母不和已经发生,也依然能相信他们永远是和睦的,永远是爱自己的。

    ——这才是真正的无条件。

     无条件自信,才能获得无条件快乐.快乐完全满足后,就会被遗忘.(这在开篇时讲解过——被压抑和遗忘的,往往是满足的.) 前面说过: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