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节 症状成因之—人格偏离

首页
    远超质量。

     一旦有女孩拒绝他,不管他是否被人爱过,不管拒绝她的女孩是不是他真心所爱,他都会异常低落、甚至抑郁。

     这种异常心理的成因是极其隐秘的。

    我想先在此大致解释一下,不至于在后面详细阐述的时候,使大家顾此失彼,首尾不能相连。

     大致来说,就是:最原始的、一切爱的根源——对母亲的爱。

    在某一次意外事件下,由于一些外界因素(主要是人)的干扰下,把这种集中的恋母之爱骤然分散了;分散到那些干扰他母爱的人身上。

     而这些人如果是男人,他的爱就会分散、融合到他们身上。

     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十个男人爱十个女人……就演化为:患者爱女人的数量就急剧增长了。

     相对的,他夸张地要求同样多的女人来爱他。

     与这种推理相互印证的是:男子每要求一个女孩爱他,欣赏他.内心深处其实是在想证明母亲的价值. 因为孩子的外貌是遗传自母亲的. 如果女孩贬低他的外貌,就等于在贬低他母亲. 这种爱的分散,大家也许还可以从后面的篇幅中看出映象。

     现在,不妨先回到主题上来: 母亲离开他的前提,必定是秘密揭穿。

     所以,他的抑郁厌世,其实就是对妈妈羞愧自杀的想象。

     女孩离开他,他的爱欲无处发泄,由爱生恨,对女孩产生了怒气。

     但是,对女孩发怒,就等于对母亲发怒。

     他不喜欢像父亲那样神经质,不希望父母不和导致离婚,所以强行压抑了怒气,导致以后的强迫。

     但在此时,强迫还没有完全成型,还需要一定的诱因来激发。

     因为即使母亲在他心中的形象破灭,他还可以通过转移来维护。

     就像他能把对母亲的形象维护转移到别的女孩身上一样; 他也能把维护母亲形象转移为认真学习。

    换句话说,他能以“认真学习”来维护母亲的形象。

     此话从何说起? 还要看他的第一种强迫源自何时。

     原来,他的发疯强迫是缘自一次重大考试的失利。

     可以说在他看来,这次考试能够决定他的前途和命运。

     一旦考试失利,最后一个转移维护母亲形象的屏障就破灭了。

     换句话说,母亲的不雅事件暴露,父亲势必会为之疯狂。

     所以,他的发疯、攻击强迫,就是对爸爸发疯伤人的想象。

     以“认真学习”来转移维护母亲形象,并非牵强附会的说辞,而是患者曾经真实的记忆。

     原来,在当时母亲形象破裂地那一时,他说他内心想要“认真学习”的想法激烈剧增,并信誓旦旦向父亲承诺一定要认真学习。

    大家或许认为:对母亲的爱转移到外界女孩身上,这跟外界侵犯母亲的男人有关。

    但这和父亲有什么关系呢?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那些男人就等同于“第三者”。

    还是回到了——“母亲、父亲、第三者”三者关系。

     这种复杂的粘附性还可以从他患病前的一段幻想看出,转述如下: 他幻想母亲因为儿子不被人爱,忧郁成疾永远离开了他。

    他非常伤心、可怜。

    这样,所有人都会来关注他、怜悯他。

    女孩都会来反思为什么不去爱他。

     他还幻想他攻击了曾经所爱的女孩,警察来抓他。

    这样,一个善良的大学生会变成这样,必定会引起社会关注,并让女孩反思为何不选择爱他。

    甚至在幻想中,他想像自己没被警察抓到,是母亲出现来唤起他的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