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92章

首页
    小祝氏也恐她要强留自己在洛阳中,她辞了好几回,每一回都被傅明华拒了回来,别宫之外,崔贵妃的谥号都要拟了,大祝氏等人却仍被强拘在洛阳,不得归青河。

     青河崔氏的人已经在想方设法,欲求请儒士顾敬芝出面,伸以援手。

     顾敬之乃是昔年前陈赵国公顾谅辅的第三代孙,学文亦是名满天下,隐于黄山书院之中,声名鼎盛。

     顾谅辅乃是先陈朝肱骨大臣,曾掌陈朝朝政大权,他执政的时候,是晚陈时期最安定的一段时间,可惜死后顾家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

     他桃李满天下,但学生之中,唯有大儒孟孝淳最得他看重,得他悉心教导,直到顾家落难之后,孟孝淳亦是散尽家财,为他多番奔走。

     又为顾家留下学脉,亲自庇护顾家的人,直到陈朝灭绝。

     顾家的子孙之中,顾敬之是天份最高的,也是顾家子孙里,最得孟孝淳喜欢的。

     当年顾谅辅将孟孝淳收为门生学徒,多年以后,孟孝淳却又还施以顾氏后辈,此佳话在关中各地也是传为美谈佳话的。

     因顾家当年遭遇之故,哪怕孟孝淳晚年亦是受当年的嘉安帝之召而入宫教导燕追,可是顾家的子孙却严记先辈的遗训,不得入朝为官,是以这顾敬之满腹学文,却藏于黄山之内的书院,每日与徽州之中众名士吟诗作对,饮酒作乐,闲时提笔作诗、画,倒也十分悠闲得趣,名声在大唐也很是出众。

     他一手小楷写得极好,当初嘉安帝在世时,也曾听过此人名声,召过他入洛阳的。

     第六百四十章箴言 顾敬之人虽未到,却写了诗书使人送入洛阳,表明自己无意仕途,也无意为官。

     先帝赞其洒脱风骨,并未厌恶他狂放姿态,反倒念及当年孟孝淳曾为燕追启蒙,因这一番瓜葛,还赞过顾敬之‘高风亮节’。

     崔氏有意请他出面,前往洛阳,使燕追放大祝氏回青河。

     若事情到了那样的地步,便证明世族与皇权之间矛盾就浮出水面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