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7章

首页
    …… 他瞥了眼小师弟,据闻那挂满了归墟门的红宣小诗都是小师弟亲自所作,可那些也不知徒徒耗费了多少工夫,兴许早在几年前,便开始积累起了? 而这一步一成诗,难度未免太大了 小师弟聪明是聪明,可也没正儿八经地去学文啊。

     “老丈人,老丈人”在崔望瞥来的视线里,李司意梗着脖子道,“咱都是练剑的糙汉,只练剑,不吟诗,不若您让我小师弟来为你舞一次剑?” “剑为道,不以娱人。

    ” 郑斋还未说话,崔望便硬邦邦地否定了。

     郑斋并未着恼,相反,他更喜欢这样有原则、有坚守的年轻人。

     他摆摆手: “那便换一换” “不必换,”崔望声音淡淡,“便这样吧。

    ” 他看着郑菀,她便站在他身前,团扇半掩芙蓉面,露出的一截肌肤晶莹似雪,沁红耳铛在耳畔一荡,一荡。

     崔望一步踏了出去。

     “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

     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 二步: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静台。

     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 清风飒飒,男子着一身热烈的绯红袍,却依然如朗月清辉,他一步一成诗,渐渐朝那女红妆靠近。

     “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

     不须满面浑装卸” 第七步,止。

     崔望垂目看着郑菀,一字一句道,“留着双眉待画人。

    ” 郑菀的团扇落了下去。

     露出一张比芙蓉更娇、比牡丹更艳,穷尽世间一切诗歌、所有笔墨,都难以描画的脸容。

     两人视线相接,似乎不约而同地想起,在凡间须臾之地时,他第一次替她描眉时的场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